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7日
“四链融合”图谱驱动 师生机共育数智人才
许凤玉
文章字数:2,138
  当财税专业学生轻点鼠标,AI助手即刻生成税务筹划方案初稿;虚拟办税厅里,区块链技术重构着财税数据流转路径,传统财税课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智能革新”。这一变革不仅是技术迭代的必然结果,更得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强力推动。
  教育部等九部门2025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将AI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要面向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发展,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在此政策框架下,财税教育领域正以知识链、能力链、思政链、技术链“四链融合”图谱资源为核心驱动力,构建起老师、学生与智能机器协同育人的新生态,着力培育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数智财税人才。
  痛点:割裂的课堂难育复合人才
  在政策强力推动与技术快速迭代的双重背景下,财税课程教学实践仍潜藏着多重深层次矛盾,诸如知识链碎片化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完整认知闭环,能力链与行业需求的断层制约学生复合能力生成,技术链与思政链、知识链、能力链的融合缺位及智能体“数据孤岛”现象,这些都是数智财税人才培养梗阻难题。这些结构性矛盾的核心在于缺乏全域协同的融合机制。知识链的碎片化源于课程群缺乏基于业务全流程的系统重构,能力链断层根源于培养目标未深入对接行业数智化转型需求,思政链弱化系因技术载体缺失导致价值培育流于形式,而智能体功能局限则凸显技术应用尚未形成生态化协同。
  这些问题不仅割裂了财税教学的系统性与实践性,更使人才输出与数字经济时代对“懂技术、通业务、善决策、守底线”数智财税人才需求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在此背景下,构建“四链融合”图谱成为突破教学瓶颈的关键。
  破局:“四链融合”图谱驱动系统性变革
  为系统破解财税教学难题,课题团队构建以目标图谱为总纲的“知识-能力-思政-技术”四链融合的课程图谱体系。
  知识链整合税法、会计等学科核心资源构建动态知识图谱,形成“财税信息生成→财税规则内化→财税实践应用→财税风险鉴证→财税决策支持”认知闭环,终结碎片化学习困局;能力链紧扣“金税四期变革、智慧办税流程、申报表填制要点、税务筹划方案、税制演进趋势”五个企业真实问题搭建问题图谱,依托实训案例库锻造学生“认知执行→策略应用→风险决策”三层进阶能力,提升学生高阶思维;思政链聚焦“战略认同、文化传承、法治意识、职业素养”等核心素养,通过思政图谱将元素深度嵌入知识与问题节点,打造有温度的财税课堂;技术链作为智能枢纽,通过AI技术融合多链目标,精细化标注实现资源动态关联,实现学情实时诊断与资源精准推送,为教学安装智慧引擎。
  四链融合的图谱体系通过技术深度耦合,形成目标引领、知识奠基、能力核心、思政融入、技术驱动的协同育人新生态,有效破解知识碎片化、能力脱节、价值引领不足三大痛点。“教师终于能从繁杂的资源整理中脱身,专注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一位任课教师如此感慨。
  共生:师生机三维联动激活教学生态
  课题团队打造“教师-学生-智能机器”三维联动的教学生态体系。这一体系是打通能力断层的核心路径。构建“教师设计跨课程逻辑→机器承载AI导学→学生按图谱迁移应用”的协同模式,通过数据解析课程知识,依据能力标签匹配学习路径,借助实时提示、案例推送等技术,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场景,实现抽象知识具象化、能力培养阶梯化、价值引导情境化,推动知识传递、能力提升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
  知识图谱作为核心资源载体,系统整合了课程知识、实践资源、思政元素与技术工具,为构建“师生机三维联动”教学生态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图谱的驱动作用让这一协同模式高效运行。课前,AI基于图谱中的知识资源和学生学情,精准推送个性化预习内容;课上,老师引导学生调用图谱中的实践资源和技术工具,开展案例研讨与模拟操作,并有效融入图谱中的思政资源渗透职业价值观;课后,AI利用图谱数据动态生成学习诊断报告,老师参考报告精准补充教学资源,形成闭环。“当我想追溯某财税政策演变时,图谱会自动关联相关知识、案例和解读视频,学习效率高多了!”一位学生这样反馈。
  绽放:系列成果印证改革实效
  课题团队建成支撑核心课程的“知识-能力-目标-思政”四维图谱资源库,开发172项数字化资源,出版4部嵌入知识图谱的新形态教材,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立项省级教研课题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2项,课程教学创新成果先后获省级青年教师比赛一等奖、省级创新创业微课比赛二等奖、省级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教学案例入选省级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集并全省推广;课程智慧教学模式先后荣获省级高等学校课程联盟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全国高校MOOC教学优秀案例,智慧教学模式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及税局内网报道,形成可复制的“产教融通·智慧赋能”财税人才培养范式,充分验证技术链赋能教学改革的可行性与实效性。
  技术从未替代教师,而是重塑其价值。当AI分担了知识传递的重复性工作,教师更专注成为思维的引路者与灵魂的塑造者。从“讲授者”到“点燃者”的转变中,教育的温度与智慧必将在人机协同的时代熠熠生辉。
  作者单位系山东航空学院。本文系2023年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CIPP视域下‘四维联动、三级递进、五评融合’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SZ2023031)阶段性成果。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