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平讯(通讯员霍广 报道)近年来,邹平市韩店镇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三划”(即:产业规划、组织区划、发展计划)方案编制工作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党建统领、村民参与、联合经营、共建共享”的乡村共富新路径,众多优质共富项目在韩店大地上“遍地开花”并结出“累累硕果”。
葡萄结出“致富果”
“来!尝尝俺们合作社的葡萄吧,甜而无核,口感特别好。”眼下,韩店镇前官庄村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早霞玫瑰”葡萄喜获丰收,合作社理事王卫建线上线下推广自己的优质葡萄。
据了解,该合作社成立于2020年4月,占地面积30余亩,共投资260余万元,建有春季大棚24个、冬暖式大棚4个。合作社的葡萄品种主要是“早霞玫瑰”和“阳光玫瑰”,均采用无公害、现代化技术种植、管理。眼下,正是“早霞玫瑰”葡萄成熟上市的季节,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进棚采摘,感受田园乐趣。
该合作社的葡萄品质好,主要得益于王卫建多年积累的葡萄种植管理经验。“一亩地用多少有机肥料、种多少株、每株留多少枝丫,都有严格要求。”王卫建说,亩产控制在1500公斤左右,品质上去了,价格自然就上去了,目前零售价每公斤30元,一个棚大概有3万元的净收入,葡萄销售前景非常可观,真正实现了村集体、农民“双增收”。
“这两年葡萄的绿色种植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的收入,而且解决了村里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前官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勇介绍,该合作社目前有工人4名,在采摘季和疏果期还会临时招工10余人。“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挺好。”在合作社务工的前官庄村村民徐菊说,自己主要负责修枝、疏果、采摘、包装,工作不累,一天能挣100元,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
胡萝卜种出“致富路”
近日,笔者走进韩店镇小宋村瑞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胡萝卜种植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翠绿的胡萝卜缨。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个个新鲜的胡萝卜破土而出,村民们动作娴熟地将胡萝卜去缨、打包、装车,田间地头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据了解,小宋村的农田为沙质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特别适合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该村胡萝卜种植管护采用浅埋式滴灌灌溉、绿色防控技术,所产的胡萝卜色泽橙红、口感脆甜,深受市场和消费者青睐。
“今年的胡萝卜长势喜人,亩产6000公斤左右,目前价格也不错。”该合作社负责人宋振才说,“我们种植的140余亩胡萝卜属于‘订单式种植’,由经销商统一提供种子、统一回收,合作社负责种植、管理,避免因销路不畅产生滞销问题。”胡萝卜采收期间,村民们可以就近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进一步增加收入。“我年龄大了,外出打工也不方便,今年真没想到在家门口也能挣到钱,一天能赚100元,挺不错的。”小宋村一位村民高兴地说。
黑鱼掀起“致富浪”
近日,在东白村共富渔场,随着一阵“扑通扑通”的声音,该村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陆续将4000余尾黑鱼苗投放到池塘里,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黑鱼苗快速在池塘内四散开来,池塘瞬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看着水中欢快游走的黑鱼苗,大家脸上洋溢出了对未来丰收的期盼与喜悦。
据了解,该渔场原为村内一处荒废池塘,位于村委办公室东侧。2024年,在第一书记资金的帮扶下,东白村投资2.7万元,将荒废池塘清理整修后发展“池塘经济”,养殖3500余尾黑鱼,并于当年实现村集体增收3.2万元。今年是第二年养殖黑鱼,预计年内可为村集体增收4万余元。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鱼产业,助力村集体增收,今年3月份,东白村投资15万元,发展“岸上养鱼”产业,建成现代渔业养殖基地。“前期,我们已经完成6个直径6米、高1.5米养殖池的供电、供水、供氧等设备检修维护和养殖池消杀准备工作。此次投放3个养殖池,每个养殖池1000余尾黑鱼苗,6个月后就可以出售,预计年内可为村集体增收6万余元。”东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洪海说,“我们将根据养殖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黑鱼苗的投放数量,让养殖池发挥最大经济效应,持续发展壮大鱼产业,助力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韩店镇将依托工业强镇优势,将党建工作贯穿各项工作始终,以党建为统领,以产业为基础,按照‘三划’方案要求,实施村企联动、跨村联建等多方共赢机制,持续推进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韩店镇党委书记康与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