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惠民讯(通讯员 王军 报道)小暑时节,走进惠民县大年陈镇毛旺庄村,村路整洁,绿树成荫,老人们手摇蒲扇在树下乘凉,孩子们嬉笑打闹,一派欢乐祥和的美好景象。这是随着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毛旺庄村党支部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实施一系列惠民工程的结果。
推行“一户一田”改革,实现“小田变大田、变良田”
近年来,毛旺庄村全面推行“一户一田”改革,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过去,毛旺庄村土地碎片化问题突出,基础设施薄弱,劳动力外流严重,传统种植产业效益低下,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过去种地那叫一个费劲。”今年63岁的毛旺庄村村民毛立山说,“我家的土地分散在五六个地方,东一块西一片,光是浇水就得跑断腿,拖拉机掉个头都费劲,麦收时节收割机都开不进去。”说到过去种地的情形,毛立山叹息声中充满了无奈。
为破解这个难题,毛旺庄村党支部下决心整理碎片化耕地,大力实施土地整合工程。该村坚持“原承包权不变、经营权集中”的原则,严格按照“党员示范+村民议事”机制,村“两委”班子以及村内党员带头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并引入第三方专业测绘机构,在村民全程监督下整合荒地1000余亩,土地连片率提升至80%以上,完成了从“一户多块农田”向“一户整块农田”的改革,实现了“小田变大田、变良田”的转变。
与此同时,该村调用大型挖掘机等设备60余台次,开凿生产沟渠4000余米,修建农用道路1200余米,为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奠定了基础。
科学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坚持向土地要效益
耕地连方成片后,如何向土地要效益,成了摆在该村党支部面前的一个难点问题?经过多方考察调研,毛旺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在幸福河两岸选取100亩非粮农用地,打造“河水惠桃”蜜桃种植示范园,引进近万株优质桃树,2026年将进入全面丰产期,亩均收益将提升30%;针对沙质化严重的地段,发展“冰草”“宝塔菜”等7种特色蔬菜种植项目,鼓励村民以土地或劳动力方式入股;同时定向发展300亩蜜薯标准化种植产业项目,最大程度助力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该村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行“全托管+半托管”服务模式,在全托管模式下实行“每亩800元保底收益+分红”模式,半托管模式下为种植户提供耕、种、防、收、售“一条龙”农业服务,每亩种植成本降低约80元。“土地整合后,合作社带着我们种植‘订单蜜薯’,去年光分红就拿到了1.4万元,抵得上过去两年的总收入了。”59岁的村民毛永彬指着眼前连片的农田满脸喜悦地说。
毛旺庄村创新推行的“一户一田”改革与合作社运营协同发力的联动模式,实现了优质资源整合、规模效益提升的双重目标。2024年,该村土地经营总收入达186万元,创历史新高,向入股村民发放土地分红58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7.4万元。
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让广大村民分享红利得实惠
随着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毛旺庄村坚持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一系列惠民工程,新建20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广场,完成村内6000米“四好农村路”硬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30余盏,铺设400米污水管网,构建起产业增效、集体增收、民生改善的乡村振兴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