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葛肇敏通讯员傅爱霞徐芳报道)为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市医疗保障局聚焦新生儿、学生等重点群体,创新实施“护苗”“助学”专项行动,通过政策优化、服务升级、宣传引导“三管齐下”,全力构建全生命周期医疗保障体系。今年1月—5月,全市新生儿即生即参参保率达90%以上,大中专院校学生参保率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制度创新,打通参保“最后一公里”
我市新生儿实现“落地参保”——简化流程,家长凭《出生医学证明》即可为新生儿办理参保,确保新生儿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医疗待遇。“我们在医疗机构推行‘床边办’服务,设立联办窗口,扫码即办,医疗费用结算时效缩短70%。”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滨州市人民医院数据显示,新生儿参保及结算实现“零跑腿”,极大便利了新手家庭。
同时,我市创新推进“出生一件事”联办机制——市医保局联合公安、卫健等部门,将参保登记与出生证明、户籍登记同步办理,通过发放《致新生儿父母的一封信》,覆盖全市医疗机构产科病房,从源头提升群众参保意识。
精准服务,打造高校医保“样板间”
针对学生群体特点,市医保局联合教育部门推出“三个一”工程。
“一校一健康站”工程:在高校设立医保服务站,提供基础诊疗、政策咨询和快速报销服务,成为学生获取医保服务的便捷窗口。
“一学期一课”工程:将医保政策纳入开学主题课,提升学生知晓度,让学生深入了解医保的重要性、参保方式、报销流程等内容,增强学生的医保意识和自我保障能力。
“一学年一调研”工程:每学年开展学生医保需求调研,通过问卷、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学生意见,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如,山东航空学院学生通过《老郝聊医保》视频了解门诊报销政策,主动参保率显著提高。
在此基础上,市医保局还通过家校联动强化医保政策宣传,比如向全市中小学生家长发送《参保提醒短信》;结合线上网格群推送、线下入户宣传,重点解读“亲情账户绑定”“异地就医备案”等政策;通过在医疗机构摆放《参保明白纸》,让家长“一眼看懂”参保的必要性。
智慧赋能,构建宣传“立体矩阵”
为了更好地强化医保政策宣传引导,市医保局创意打造了《二叔喊你来参保》微电影、“周明星喊你缴医保”抖音短视频等,单条播放量破50万人次,《医保之歌》MV全网传唱,以“接地气”的方式提升群众接受度。阳信县亲情演绎参保故事,用方言短视频实现“政策入户”,通过新媒体传播引爆流量,提升医保政策知晓率。
同时,在定点机构开展警示宣传,在医疗机构投放“放弃医保=高速不系安全带”等警示桌牌2000余个,强化风险意识;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参保倒计时,营造参保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医保政策进万家’活动,重点做好大学生毕业参保衔接、新生儿家庭随访等工作,让医疗保障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安心锁’,护航每一段健康之路。”市医保中心主任孙东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