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25日
以数字化转型驱动滨州工业能级跃升
张亮
文章字数:2,139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滨州市工业经济总量大、底子厚,拥有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实现产业升级具有战略意义。
  滨州工业数字化具备三大优势
  依托多年来“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战略积淀,滨州已形成基础设施领先、平台体系健全、数据效能突出的转型基础。
  基础设施跨越升级。近年来,滨州市将5G网络建设纳入重点工程,创新构建“专班推进+市场运作”机制,统筹推进网络部署与应用培育双轮驱动,成功跻身国家“千兆城市”行列。截至2024年6月,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1.2万个,重点工业园区实现双千兆网络全覆盖。黄河三角洲大数据中心一期工程投入运营,存储容量达到50PB,为龙头企业提供数据服务。
  平台体系加速成型。通过整合产业链数据资源,构建起“行业平台+区域平台”双层架构。支持魏桥等一批企业平台通过升级平台功能、丰富平台资源,打造横跨工业大数据、智能制造等多维度适合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并通过进一步联合工业互联网服务商针对区域内行业企业提供共性基础服务,面向区域行业共性需求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数据效能显著提升。通过引导企业积极开展DCMM贯标,建立完善数据管理能力评估体系,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滨化集团等5家试点企业数据治理成熟度达到稳健级。以数据存储为代表的黄河三角洲大数据中心一期建成投用。2025年规划建设15个以上数字经济园区,推动30个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形成涵盖网络安全、工业软件等领域的数字服务集群。
  当前亟待破解的转型梗阻
  尽管转型成效显著,但滨州与发达地区相比,与未来产业所需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抓住重点进行破解。
  思想认识亟需深化。相当一部分企业高管缺乏数字化战略思维,把数据作为要素资源应用开发能力不强,对数据的各环节产生的价值认识不足,加之数据管理普遍存在“数据敏感”现象,企业共享和开放数据意愿弱,制约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资金技术投入欠缺。数字化技术用于企业的支撑作用发挥不足,以至于大大提高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试错风险,而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投入资金较多,覆盖企业成本投入捉襟见肘。目前,滨州市数字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离形成支柱型行业还有一定距离,产业数字化规模全省排名与省内发达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平台赋能存在不足。现有平台服务半径多局限于单个企业,跨产业链协同平台缺失,离培育一批数据资源融合汇聚全面、数据价值释放程度较高的“产业大脑”头部企业还有一定距离。此外,推动工业数据全面采集,梯次布局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的工业数据中心尚未建立。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新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未能走到全省前列等问题。
  制度供给亟待优化。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从整体层面、战略思维方面进行有效协同。然而,目前滨州许多工业企业并没有深层次的组织架构,在部门内部数字化转型的职责和权利不明确,同时也缺乏能够应对发展变化与变革转型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此外,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政府部门对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数字化转型的突破路径
  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滨州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三年翻番,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突破80%,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生态体系。具体可落实以下发展措施:
  树立创新思维,理清发展路径。结合滨州工业企业实际,深入实施“一链一策”政策,推动行业、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链主”企业发挥主导作用,牵头在重点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数字化转型改造,制订上下游协同转型方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研发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仓储物流、产品服务等各环节集成互联,实施标准统一的数字化转型。
  聚焦转型路径,加速数实融合。加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实施数字化赋能七大工程,依托滨州半导体和锂电池材料产业基础优势,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开展软件培优行动,扶植工业软件等潜力领域,打造一批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围绕工业元宇宙、氢能、锂电池等领域布局未来产业。推动虚拟现实、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在实体经济领域拓展融合。
  强化基础支撑,完善设施建设。持续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打造一批5G全连接工厂和典型案例。扩大10G-PON光网布局,鼓励企业部署千兆光纤宽带网络,推进企业内外网升级改造,推进IPv6规模部署应用。鼓励龙头企业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深化合作,打造优势产业行业数据节点,汇聚化工、纺织、铝等优势行业领域方面,布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构建面向重点行业领域的规模化标识解析服务力量,逐步建成滨州优势行业的规模化标识解析服务能力。
  加强统筹协调,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工业和信息化、科技、财政、国资、大数据等相关部门联动,按照职责分工,加快措施落实,强化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同时,建立市县(市、区)两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协调推动全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和重要政策落实,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指导和帮助企业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引导企业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梯次推进。
  作者系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本文系2025年度滨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5-SKGH-022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