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25日
打造“心安医院”标杆,赋能“心安城市”建设
王东
文章字数:1,478
  在滨州上下深入推进“心安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立足医疗卫生行业特色,创新提出“心安医院”建设目标。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实践,更是助力滨州从“平安”向“心安”迈进的关键举措。
  作为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的排头兵,滨医附院将以“心安医院”建设为纽带,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群众就医体验、职工幸福指数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全面升级,着力构建身心愉悦的人文环境,为“心安城市”建设注入坚实的健康支撑。
  深刻把握“心安医院”建设的时代意义
  “心安医院”建设是“心安城市”建设的医疗支撑。“心安”是更高层次的健康,涵盖身体安全与心理安宁双重维度。医院作为守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主阵地,通过构建“心安环境-心安医疗-心安服务-心安人文”四位一体体系,能够为“心安城市”建设提供专业化、全周期的健康保障,让市民在就医中感受安全、在服务中体验温暖。
  “心安医院”建设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已从“病有所医”转向“病有良医、医有温情”。建设“心安医院”,正是回应群众对优质医疗、人文关怀、心理支持的迫切期待,通过提升医疗技术“硬实力”和服务品质“软实力”,推动医院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
  “心安医院”建设是提升医院治理效能的创新路径。“心安医院”建设通过构建法治化安防体系、完善职工关爱机制、营造和谐人文环境等举措,有效化解医患矛盾、增强职工归属感、优化服务流程,实现医院治理能力与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全力打造“工作安心、心安就医”的特色“心安医院”品牌。
  以“四个聚焦”推进“心安医院”落地见效
  聚焦安全筑基,打造“零隐患”心安环境。坚持“平安是基”,强化法治医院建设,完善人防物防技防联动机制,落实消防安全“33124”工程,构建涉医纠纷多元化解体系,让患者和职工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安心就医、安心工作。
  聚焦全周期服务,构建“一体化”心安医疗。健全完善全流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打造“心安门诊”特色品牌,为就医群众提供心理知识科普、心理咨询、心理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全流程心理健康服务;组建心理服务志愿者团队,提高心理诊疗和康复服务质量和水平,将心理健康服务触角不断延伸。
  聚焦职工福祉,健全“有温度”心安机制。实施多项职工关爱行动:畅通职工参政议政渠道,保障职工话语权;持续激活职工内生动力,关爱职工成才成长;聚焦职工健康福利,构建“医保+互助基金+困难帮扶”三重保障网;分层分类开展“一对一”特殊群体关怀,多途径多形式加大困难职工帮扶力度,让职工获得感成色更足。
  聚焦人文浸润,营造“高品质”心安文化。弘扬“医者仁心”职业精神,通过医德医风培训、名医事迹宣传培育医务人员人文情怀;深化实施舒心就医工程,全面落实提升就医体验各项工作举措,切实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营造人文关怀就医环境,为患者营造安全、便利、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塑造和谐向上的医院文化生态。
  凝聚共建合力,书写“心安城市”的医疗答卷
  “心安医院”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院上下联动、社会多方参与。滨医附院将坚持党建引领,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任务清单化、责任网格化推进机制;主动对接全市“心安城市”建设规划,与社区、学校、企业等共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定期开展满意度测评和效果评估,确保举措落地有声。滨医附院将以“心安医院”建设为支点,撬动医疗服务质量与人文关怀水平全面提升,努力成为全市“心安城市”建设的示范窗口,为滨州人民铺就一条“身安心更安”的健康之路。
  作者系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