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27日
边走边唱
○蔡忠云
文章字数:2,298
  每个人心中都曾有一盏充满希望之光的灯火,只是这簇火苗有大有小。小的如豆,在微风中摇曳,有时被风轻轻一吹就灭了;大的光焰万丈,赫然照亮你慷慨奔赴的前行之路。
  喜欢唱歌好像是与生俱来的性情。所有的艺术门类真的需要天赋,如果说自己这方面多少有一点儿,得感恩父母的赐予。父亲的特点是嗓门大,声音洪亮,一如他坦荡的为人;母亲会多段戏文,我们却极少听她唱过,或许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或许是她沉默寡言的性格使然。倒是二姐似乎把她的基因全部继承了下来,年轻时人美歌甜,她和她的同伴们经常聚在我家北院织网,院子里开满五颜六色的花,她们一边织网,一边笑着、闹着、唱着,院里院外流淌着歌声,飘动着花香,令人沉醉。二姐是她们中间的佼佼者,大段的民族歌剧、京剧她都是信手拈来,声音清脆空灵,堪比夜莺。
  上小学时,高年级哥哥的班主任是一位非常活跃的女老师,大家称她为“姚老师”。姚老师上的课内容相当丰富,深受学生的欢迎。除了主教数学、语文外,她还能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体育课上鼓励孩子们尝试“撑杆跳”。她的音乐课非常规范,不仅学简谱,而且配有耐看的指挥手势(俗称“打拍子”),我经常跑去偷听。有时被她撞见,她总会拍拍我的头笑着说:“去教室里听吧。”我会红着脸一溜烟跑开,像做了错事似的。
  我的初中是在离家不远的柳堡中学度过的,班主任是一位刚从中师毕业的刘老师,他不仅人长得帅气,而且在篮球、乒乓球、口琴、硬笔书法等方面都样样精通。他像一个大孩子领着我们一起打球、唱歌。我的爱好终于派上了用场,一有闲暇,便趴在发小家的单卡录音机前学唱那些好听的港台流行歌曲,然后在班会上再把学会的歌曲唱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我们无忧无虑地唱着,唱着唱着就长大了。初中三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像我这样只热衷于唱歌、荒废了学业的学生在中考时自然是名落孙山。后来我转到邱家中学复读,幸运的我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学习,顺利考入无棣二中(高中)。
  无棣二中的校园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学校非常重视文体活动,每年元旦都要举办文艺联欢会,那个沉迷于歌唱的我重新回归,再次放飞。组织、主持、演唱,处处都有我的身影,同班的一位女同学见我如此喜欢音乐,就把我推荐给她的初中音乐老师张老师,这次引荐真正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张老师在中师接受过专业训练,有相当扎实的专业功底,高大俊朗、满腔热情的张老师先是测试我的音色、音准、节奏,然后郑重其事地告诉我:“滨州教育学院明年开始招收音乐专业生,要想在音乐的路上走得更远,需要从基本乐理、视唱和科学的发声法上一一学起,只凭借这点业余爱好是不行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后来,张老师开始对我进行规范地专业训练,他把我定位为“男高音”,我也慢慢开始接触一些男高音的歌曲,在高二时还被学校选送到县里参加了“第一届中小学艺术节”。
  寒假期间,张老师一纸书信把我介绍到滨州教育学院高考辅导班,虽然辅导时间仅为半月时间,却让我受到了更多更专业的音乐老师的悉心指导,当年幸运的是我的专业课顺利过关,不幸的是文化科以7分之差未被录取。时刻关爱着我的老师们一边安慰一边鼓励我:“胜不骄败不馁,坚持走自己的音乐之路,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1991年新年,我和同样怀揣着音乐梦想、无棣一中的范同学一同来到山东艺术学院考前辅导班学习。在一个月的学习时间里,我俩彼此监督、相互鼓励、心无旁骛、惜时如金,经常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吃得最多的也是便宜的散装方便面。在那期间,我从不会任何乐器发展到能在钢琴上把《四只小天鹅》勉强弹下来。
  辅导班一结束,艺术类考试就马上开始了。那时,在文化东路到处都是提着乐器和背着画夹的艺考生,我俩都是既报考了山艺的音乐专业,也报考了同在文化东路的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在参加专业初试时,还有个小插曲儿,我演唱完声乐作品后,一位身材高大、银灰色长发、慈眉善目的老教授问我还有什么特长时,我果断地答道:“钢琴。”当我大着胆儿在众位专家面前认真而笨拙地把《四只小天鹅》弹完,已是满头大汗。老教授听完竟然笑了,然后示意我退场。当时,我心想完了、肯定不过关。没想到次日公布成绩时,我和范同学双双榜上有名进入复试,我俩激动地抱着跳了起来。
  金秋时节的一天,正在家务农的我收到了山师大艺术系的录取通知书。捧着沉甸甸的通知书,我百感交集,激动和喜悦的心情难以言表,父母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欣慰满足的笑容。那时看着父母双双老去,作为小儿子的我,盼望着能早早工作、报恩尽孝。
  在山师学习两年,我和范同学同吃同住,依然保持着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同学们趣称我们“饭(范)菜(蔡)不分”。我们很少去校礼堂看电影休闲,尽量不去流连济南秀美的湖光山色,更没有神仙眷侣们卿卿我我的花前月下,而是把更多时间用在教室和琴房里,把更大精力放在宝贵的学业上,最终导致我大一阶段“神经性头痛”犯过两次,医生说是压力过大所致。两年的时光转眼即逝,我毕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家乡,到无棣职专执教。之后,本科函授依然选择了母校山师,我对那里的感情是那么深厚。函授期间,声乐老师丁教授成了让我受益终生的慈母般的恩师。来在无棣职专30余年,我一边致力于音乐教学,一边参加各级各类文艺汇演。教学成绩方面拿过“省级优质课”的荣誉,也组织、参加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不计其数,既获得了一些荣誉,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2010年5月,在恩师丁教授的鼓励下,在众亲友的鼎力支持下,我在无棣县人民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那也是无棣音乐史上首场个人演唱会。2016年,我的个人原创歌词集《边走边唱》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对于钟爱创作和歌唱的我来说,在接下来的漫漫时光里依然会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最喜欢的事——边走边唱。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