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淑霞报道)6月24日,记者从全市防汛备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7月1日起,黄河将进入主汛期,防汛形势依然严峻。今年以来,滨州黄河河务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扎实推进黄河防汛准备各项工作,筑牢滨州黄河水旱灾害防御安全防线,年初制定的50项黄河防汛准备重点任务清单目前已完成90%。
完善工程体系。黄河滨州段河道全长94千米,143.95千米堤防工程全部为黄河标准化堤防。完成黄河下游7座引黄涵闸改建和“十四五”防洪工程建设任务,全部达到工程设防标准。黄河防洪工程体系不断完善,主河道行洪能力在5000立方米/秒左右。
落细防汛责任。下发关于做好2025年黄河防汛工作的通知,分析防洪形势,安排部署全市黄河防御工作。对130多名县(市、区)、乡镇(街道办)防汛责任人开展黄河防汛专题培训。公布黄河行政责任人、技术负责人、巡查责任人129人,并对17名行政责任人进行了抽查。更新滨州市黄河洪水预警白名单445人。组织召开滨州黄河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优化完善内部防汛责任制,调整市黄河防办人员组成,公布内部防汛全员责任人名单,优化调整滨州黄河防御大洪水职能组设置及人员安排。
紧盯风险隐患。组织开展市、县两级黄河防汛综合检查和防汛防台风专项检查。整改完成19处汛前工程普查隐患,完成汛前根石加固8531立方米,完成1项水毁修复项目。审查备案12个非防洪建设项目度汛方案,督促其落实度汛措施。摸排确定中常洪水、大洪水防御重点工程22处,并“一事一策”制订防守方案。
优化“四预”措施。建立黄河水情通报机制,维护、校核6处省级报汛任务站遥测水位计和人工水尺。修订完善2025年滨州市黄河防洪预案、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滩区运用预案等专项预案5个。组织开展2025年滨州黄河防汛抢险暨群防队伍实战演练,选派技术骨干参与指导滨州市防汛防台风综合演练等各级培训演练7场次。
强化防汛保障。组织举办防汛抢险技术骨干培训班,筑牢防汛抢险人才技术支撑。组织开展国家常备物资清查,签订25类社会物资及常用工器具代储协议,落实203台套大型机械设备。山东黄河首个低空飞行器起降场投入运行,无人机日常巡检实现全覆盖。智慧防汛仓库赋能物资管理数字化、智能化。黄河泥沙基新型备防石、涤纶网兜等新材料为防汛抢险提质增效。
确保供水安全。积极对上争取我市2024—2025年度黄河干流水量分配计划11.35亿立方米,较去年增加2.78亿立方米,增幅位列沿黄地市第一位。深入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严格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统筹好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生产用水。在今年春灌期间,黄河河务、城乡水务两部门加强联动,实施春灌错峰引水,精准水量实时调度,为我市粮食增产丰收提供了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