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16日
滨州中院发布2024年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
文章字数:901
  本报讯(记者宋静涵通讯员于宁王连民报道)近日,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滨州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2024)》,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4年,滨州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798件,审结786件,结收比达98.50%。其中,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调撤率高达86.66%,显示出法院在多元化解纠纷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此外,滨州法院审结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7件,涉及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著作权罪等多个罪名,依法追缴违法所得247万余元,判处罚金1139万元。
  白皮书显示,滨州法院深化审判理念变革,推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大局思维,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新兴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受理涉数据权益类案件42件。加强本土特色风物保护,召开加强地理标志和区域品牌协同保护座谈会,签署《关于加强地理标志和区域品牌协同保护的实施意见》,依法审理了涉“沾化冬枣”“阳信鸭梨”等滨州本土品牌侵权案。坚持“小案不小办”,受理小商户侵犯商标权案件140件、图片侵权类案件406件,建立“类案参考—合理确定赔偿数额—批量化解纠纷”纠纷化解机制,75%的小商户侵权案件以调撤方式结案。建立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机制,成立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对博兴的厨具侵权现象进行专项治理。
  滨州法院加大民事侵权赔偿力度,构建与侵权过错程度相匹配的赔偿机制。2024年,滨州法院审结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共判赔198.18万元。加强与行政机关沟通协作,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工商联、市文旅局出台8个规范性文件,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2024年审理的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均以撤诉结案,撤诉率100%。
  滨州法院深化府院联动,联合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15家成员单位成立“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中心”,建立“司法+行政+X”知识产权保护联合工作平台,设立“知识产权纠纷立案分流窗口”,开设“知识产权答疑解惑”小课堂,开辟知识产权案件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水平。联合市市场监管局成立“知识产权府院联动保护工作室”,召开联席会议10余次,建立起具有滨州特色的知识产权府院联动保护路径。联合行政部门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商会、进工坊活动25次,建立知识产权普法驿站,不断提升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