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做优成果转化“深加工”,打通价值提升“快车道”
跳出“就审计论审计”局限,让审计成果从“纸面”落到“地面”。该局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精准画像,既不“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唯文件会议论英雄”,更加关注政策落地实效和群众获得感,让审计评价成为干部履职的“精准标尺”。聚焦重大决策部署和民生热点,像剥洋葱一样深挖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症结,提出接地气、能落地的建议,重大事项提前与主管部门会诊把脉,防范风险于未然。
创新成果运用组合拳:审计报告突出“干货”导向,事实表述一针见血,证据链条环环相扣,建议措施靶向治疗;审计要情既亮“问题清单”也晒“成绩清单”,成为服务决策的“智囊包”;移送线索实行质量考核,查否线索“扣分问责”,倒逼线索移送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开展优秀项目“育苗工程”,从选题到归档全周期精心培育,经验分享会、案例剖析会成为提升“能查能说能写”本领的练兵场。
拧紧整改闭环“螺丝帽”,构建长效落实“责任链”
该局以“钉钉子精神”抓整改,让“整改难”变成“改到位”。全省审计整改标准试点落地滨州,《财政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标准分类指引》出台,按问题性质、历史成因、现实影响精准划分整改类型,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让同类问题整改“一把尺子量到底”。整改督导动真碰硬,《整改告知书》《整改报告》模板化管理,发函督办、约谈问责、现场“回头看”多管齐下,对“老大难”问题开展专项攻坚,确保整改不打折扣。
整改成果“双向运用”激发新效能: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整改报告入库进档,成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参考;整改情况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亮红灯”“打板子”,实现“整改一个问题、规范一个领域、完善一套机制”,让审计“后半篇文章”更有分量。
淬炼审计队伍“硬骨头”,锻造担当作为“先锋队”
该局以“新时代经济卫士”品牌建设为抓手,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的审计铁军。党建业务同频共振,实施政治铸魂、组织强基、廉润初心、作风淬炼“四大工程”,22项具体举措让党旗在审计一线高高飘扬;作风专项整治动真格,靶向解决“宽松软”“慵懒散”问题,推动审计干部在“三大战役”“三大行动”中冲锋在前。
能力建设“精准滴灌”:技能竞赛、业务比武成为“常规动作”,案例教学、以审代训让干部在实战中经风雨见世面;数字化培训“加餐赋能”,大数据分析、地理信息应用等新技能成为必修课,全面提升“能查的硬功夫、能说的好口才、能写的真本领”。考核机制“破茧革新”,突出实绩导向,让“想干事的有舞台、能干事的有地位、干成事的有荣誉”;廉政防线“密织细筑”,全流程风险点排查无死角,“八不准”纪律执行可视化,作风巡查和警示教育常态化,让廉洁从审成为审计干部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