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是近年来的网络热词。看看身边,其实就有这样一些“躺平”者,他们有的不愿为,泡病号、请事假,就是不肯老老实实干工作;有的不真为,混日子、拖延症,就是不肯认认真真办实事;有的不敢为,不签字、不担责,就是不肯挺直脊梁勇担当。
相较于这些面对困难躺平的懦弱者,更多的人选择了直面问题和困难,奋起直追、砥砺前行。尤其是广大基层干部,他们扎根于基层的土地,如同一棵棵挺立的大树,撑起一方天地,为人民的幸福生活遮风挡雨,在平凡岗位上书写非凡故事。从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到社会治理的精细探索,再到文化传承的执着坚守等,基层干部们以无畏的勇气、无私的奉献,诠释着使命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拒绝躺平、砥砺前行,关键在于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提升干事创业内生动力的出发点,在于一个“心”字。“躺平”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更不是人生正途。面对时代风云、家国重任、个人选择,必须摒弃“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思想,将奋斗的平台放在祖国伟大事业上。要始终怀有对党忠诚之心,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锻造思想的“主心骨”。要始终怀有服务人民的初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凝聚发展的“源动力”。要始终怀有办好实事的公心,坚决摒弃私心杂念,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把牢实践的“定盘星”。
提升干事创业内生动力的着力点,在于一个“新”字。新时代面临新挑战,也充满新活力。近年来,90后、00后年轻干部陆续踏上工作岗位,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学历高、视野宽、头脑活,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物快,但往往因为成长环境好、接受挫折少,畏难怕苦、担当不足。对此,组织不仅要有清晰的认识思考,更要有切实的关心支持。要创新活动载体,结合年轻人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通过岗位实训、揭榜挂帅等形式,积极引导年轻干部始终保持不甘落后的志气、奋勇争先的骨气、争创一流的豪气;要安排站位高、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与年轻干部结对子,通过言传身教促进成长,促使其从内心深处生发想担当愿作为的欲望。
提升干事创业内生动力的落脚点,在于一个“干”字。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要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把争先创优作为不懈追求,当好排头兵,干好每一天。要强化责任感,永葆进取心,将“要我为”变成“我要为”,做到该办的事决不拖延,能办的事决不等待,难办的事决不推辞,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要大力弘扬“为官避事平生耻”的传统文化,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让干部愿意干愿意为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