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平讯(通讯员王淑芝报道)去年以来,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以打造“高效课堂”为路径,推动实现“增效减负”目标,取得良好成效。
深化高效课堂模式探索。上学期,该校“三段式1+N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被滨州市教科院评选为“课堂教学模式优秀案例”。今年新学期开学以来,学校组织各学科组在该模式经验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开发各学科高效课堂模式。目前,语文“三主六趣一效”、数学“算导思议展拓评”等学科高效课堂模式在教育集团范围内推广。
拓展集体备课形式。今年新学期开学以来,该校组织开展三个层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对构建课堂高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一层次是每周一次的学科集体备课,由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组织,开展探讨本学科高效课堂模式构建应用等校级活动。第二层次是办公室集体备课,由集体推举出的主持人召集同学区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探讨重难点突破、商讨作业形式、交流教后心得。第三层次是由班主任组织本班科任教师周末碰头,围绕学生表现、学科间相互促进等进行沟通。
推动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融合。该校持续推动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对接,助力学科融合。如,通过组织开展“画数学”“课本剧”“百灵鸟英语”“彩泥塑二十四节气”等社团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深化学生课堂习得成果。同时,学校社团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其中,“自然笔记”社团参加第六届全国“百城万人”自然笔记评选互动活动,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