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绍军
长篇历史小说《齐鲁大商》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氏庄园的发展历史为蓝本,围绕魏氏家族的兴衰荣辱,将商业角逐、家国情怀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小说巧妙地将家族故事与商业活动融入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使故事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实意义。小说中,魏肇庆无疑是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他的经历不仅勾勒出魏氏家族的发展轨迹,更映照出时代的风云变幻。
故事开篇,魏肇庆虽并未以主角身份直接登场,但通过对其家族背景及后辈培育的描述,为他的下一步成长埋下伏笔。通过祖父魏振菖带领家族抗洪抢险获得“好善乐施”牌匾一事,家族的善良与担当精神深深烙印在魏肇庆心中。在进京赶考时父亲的病逝,使他错过会试,命运的转折却让他提前踏上了商业之路,这一经历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为他日后展现商业才华提供了契机。
魏肇庆首次展现出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当属赴福建处理同春茂茶庄失火一事。这件事的妥善处置,得到了魏振菖的信任和赞赏,使得魏振菖在病重之际,将家族生意郑重地托付给了魏肇庆。魏振菖对魏肇庆的认可,源于长期的观察与培养,魏肇庆从福建归来后,待人接物与行事风格的成熟转变,让魏振菖坚信他具备担当家族重任的能力。后来在创办“骏马商队”的过程中,魏肇庆充分发挥组织能力,团结哥哥、镖局、乡亲及手艺人,凭借着对市场的精准判断和果断决策,使魏氏家族在艰难的环境中得以繁荣发展。这一举措不仅展现出了他的商业天赋,更体现了他凝聚家族力量、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领导力。
随着故事的推进,魏肇庆在商业领域不断迎接挑战,逐渐扩大魏氏家族的商业版图。在面对沧州盐枭肆虐、盐场官员隐瞒不报的困境时,他不顾家族反对,毅然开盐场做盐商,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正义感。这一决策不仅解决了当地的食盐供应问题,还为家族带来了新的商业机遇,进一步巩固了魏氏家族在商业领域的地位。
在洋务运动的浪潮中,魏肇庆入股开平矿务局,却遭遇总办张翼的短视与贪婪,导致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中惨败,国家蒙羞。这一事件对魏肇庆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也让他深刻认识到商业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尽管遭受挫折,他依然心系国家和产业发展,在八国联军侵华后,即便卧病在床,仍然试图收回被德国人占据的开平矿务局产业,奇谋“以滦制开,以滦收开”点破将死困局。他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动容。
魏肇庆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还十分注重家族精神的传承。他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极为用心,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继续为家族的繁荣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在与儿子魏堃的相处中,他言传身教,将自己的商业经验和人生智慧传授给下一代。
魏堃继承父业后,在军阀割据的乱世中艰难经营。他入股滦州煤矿,与英国人展开激烈竞争,展现出顽强的抗争精神;与周学熙揭露日本人收购棉花的阴谋,体现了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爱国精神。这些情节不仅展示了魏堃的成长和担当,也反映出魏肇庆家族教育的成功。他将家族的责任和使命传递给后代,使魏氏家族在时代的变迁中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魏肇庆的一生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他的经历是晚清到民国时期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在晚清官场腐败、列强入侵的背景下,他的商业活动受到诸多限制和挑战,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他的成功与挫折,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努力和智慧,更体现了时代对商业发展的影响。
在国家危难时刻,魏肇庆和他的家族展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抗战开始,国破家亡之际,其子魏堃全力筹办省立魏集第一小学以图国家后继有人,危亡之际孙辈们投笔从戎奔赴战场,都体现了家族在国家大义面前的担当与情义。魏氏家族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他们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断挣扎、奋斗,为了家族的荣誉和国家的尊严,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作者在塑造魏肇庆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多种手法,使他的形象立体、丰满。通过对他在商业决策、家庭生活、国家事务等不同场景下的描写,展现了他的多面性格。他既有商业上的果断和智慧,又有家庭中的温情和关爱;既有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又有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小说中对魏肇庆的语言描写简洁、有力,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他的性格和思想。他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坚定的信念,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同时,作者还通过对他的心理描写,深入挖掘他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在面对各种挑战时的思考和抉择,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行为和动机。
总览全书,《齐鲁大商》在写作手法上也颇具特点。
小说结构紧凑连贯,标题简洁凝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暗示性。每一章的标题都能够准确地概括该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又巧妙地暗示了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深化,引导读者对故事的发展产生期待。各章节之间过渡自然,情节衔接紧密,使整个故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作者巧妙设置悬念与伏笔,如第一章魏五子对父亲兑银行为的疑惑,魏毓炳那句“过些日子自会告诉他”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这种紧凑连贯的结构安排,使小说的节奏明快,情节跌宕起伏,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通过人物对话推动故事发展,如大掌柜与张义江的对话,将魏毓炳兑银的故事逐步展开,使读者深入了解商业竞争的激烈。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视角叙事,具有客观、全面的优势特点,能够全方位地展现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清晰地讲述着魏氏家族的故事,不受限于某一个人物的主观视角,使读者能够获取更丰富的信息。在描述家族内部的情感交流和商业活动的决策过程时,第三人称叙事视角能够自如地切换场景和人物,使故事的叙述更加流畅自然。读者可以同时了解到不同人物的想法和行动,感受到家族成员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商业活动中的多方博弈。小说在描述魏氏家族成员间的日常交流时节奏舒缓,如在父亲提出帮扶五子的要求后,哥哥们毫无怨言,二哥更是在给予五子钱财时,巧妙地平衡了兄弟间的关系,既展现了慷慨相助的情谊,又避免了其他兄弟产生不满,充分体现了他的细心与周全。这些情节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更强化了家族内部团结互助的精神纽带,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家族传承中亲情的重要性;在展现商业竞争与危机时节奏紧凑,如魏毓炳兑银、魏家收当铺等情节,使读者既能感受到家族的温情,又能体会到商业世界的紧张刺激。
小说的语言风格质朴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小说语言与故事的时代背景和人物身份高度契合。作者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商业活动的场景。在人物对话中,语言简洁而富有个性,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如魏振菖在教导晚辈时的话语,充满了长辈的威严和智慧;而五子在与家人交流时的语言,则天真活泼、充满童趣。这些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让读者仿佛能够听到人物的声音,感受到他们的情感。
小说巧妙运用冲突转折,使情节更加引人入胜。如“蚊帐杆的故事”通过描述巧妙帮助木匠这个倔强的“手艺人”,既体现了魏家的善解人意,又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自立自强的品行,更为后面做大车埋下伏笔;又如周村镖局货栈马宝兴老婆信洋教被义和团捉拿一节,马宝兴儿子给母亲带的热鸡汤为他父亲在救人中左遮右挡,画面感十足,后来的镖局掌柜再一次镇住了场子,又入场的骏马商队则最终挽住了危局;更如“鹰猴斗”,一个不经意的小故事,则把住了小说前半部的题眼,让整个故事尽在掌握。
魏肇庆的故事不仅是一部家族的奋斗史,更是一部反映时代变迁和民族精神的史诗。《齐鲁大商》通过对魏肇庆、唐廷枢、周学熙等一系列形象的塑造,成功地展现了齐鲁商业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无数仁人志士在国家危亡之际甘于奉献、勇于拼搏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