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01日
“关戏泰斗”李洪春
侯玉杰
文章字数:2,240
  李洪春(1898年-1990年),曾用名李春才,祖籍无棣县佘家巷乡李官庄村,出生于北京。李洪春是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关剧宗师,李派红生艺术创始人。李洪春家出身武术世家、京剧艺人之家。其祖父李友明是镖师,到北京后,为程长庚的“三庆班”做镖师兼武行演员、武术教员。其父亲李春福与李连仲、路三宝等是同科师兄弟,曾搭谭鑫培的同庆社唱老生。
  李洪春幼年入“长春科班”学戏,师从内廷供奉小生陆华云,工武小生。陆华云曾得到慈禧的赏识,是一位名角,但不幸中年去世,长春科班解散。李洪春回家后,从父学习,再拜谭鑫培弟子刘春喜为师,学谭派老生戏,后又广求良师,博采众长,曾先后受教于丁连升、赵喜瑞、葛文玉等武生名家,并拜武术名家孙文奎为师,学习武术,得“关王十三刀”绝技,其武术功底,为他日后的舞台表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17年,李洪春离京南下,在湖北汉口遇见了有“红生鼻祖”之称的王鸿寿(艺名老三麻子)。他敬慕王鸿寿先生的关羽戏,一路追随,在扬州拜师成功,与周信芳、林树森等为同门师兄弟。李洪春勤学好问,深得师傅喜欢,因而得师傅倾囊相授,他自己则融会贯通,深研细磨,一招一式颇有章法。王鸿寿的徒弟很多,得衣钵精髓者首推李洪春。他追随王鸿寿学艺5年,凡王鸿寿主演的主角,无论京剧、昆曲、徽剧,李洪春全演配角,以加强对角色的认识。他细心研究老师擅长的全部“关公戏”“岳飞戏”,乃至徽剧,不仅继承了王鸿寿的舞台技艺,而且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其表演艺术逐渐独树一帜。李洪春善于运用文武老生、花脸、武生的各种艺术手段来表现关羽,他还从绘画、塑像、武术等多个方面,丰富表演方法。他塑造的关羽形象,富有凝重、儒雅、威武、高傲的性格特征。王鸿寿在文的方面突出了关羽的性格,而李洪春则从武的方面增强了关羽的气度,20世纪30年代就被业内人士尊称为“红生宗师”,有“活关公”“关剧泰斗”“关戏泰斗”之美誉。
  李洪春不仅“关剧”演得好,他塑造的黄忠、赵云、秦琼、岳飞等人物形象,无不栩栩余生。
  1928年,李洪春与师兄弟林树森,不约而同到武汉演出。林树森的主办者为了招徕生意,打出“威镇华南文武老生,王君鸿寿老三麻子授业弟子,红生泰斗林树森”,择日演出的牌子。李洪春的老板不甘示弱,也雇人吹着洋号,打着洋鼓,打出牌子宣传,上书“威镇华北文武老生,王君鸿寿老三麻子入室弟子,红生泰斗李洪春”,由此,“南林北李”的梨园佳话盛传开来。他们师兄弟识破了两位老板存心让他们唱对台戏的花招,约定在清晨遛弯时暗中会面,共商对策。结果,演出时第一天二人都唱《古城会》,使人们有唱对台戏之感。从第二天起戏码开始改变,不再打擂台,连演两个月。
  1952年正月初二,李洪春到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演出《单刀会》。1976年后,李洪春在间或演出的同时,致力于整理传统剧目,撰写有关京剧表演艺术的《京剧长谈》和回忆录等。1978年,李洪春年已八旬,他还到中国戏剧学院献艺教学。1980年,他的《京剧长谈》获文化部颁发的荣誉奖。1986年12月4日至6日,李洪春举行3次义演,先后演出《韩彦直闯营》《古城会》《刮骨疗毒》等剧目,其节目单封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耆宿、九旬老人李洪春先生携子为残疾人义演”。这一年,北京《戏剧电影报》将他的义演列入年度全国戏剧十大新闻。
  李洪春戏路宽,演出多,眼界高,有多方面的才能,能演多种行当。他不仅能演,还能编、能导、能教,他的徒弟、学生众多。他教过的科班戏校有尚小云创办的荣春社、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上海戏剧学校、陕西易俗社等。1949年初,西北戏剧学校成立,梁花侬任校长,李洪春任副校长。该校是西北野战军的贺龙、王震组织在北京成立的,戏校纪律严明,教学严格,李洪春教授了《镇潭州》《反西凉》《三打祝家庄》等。他培养了李万春、宋遇春、王金璐等一大批知名京剧演员,可谓桃李满天下。
  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李洪春与清末以来的名角绝大多数同过台,如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以及杨小楼、周信芳、盖叫天等等。
  李洪春的贡献是开拓了“关戏”,并成为一代“关戏”宗师。所谓“关戏”就是以关羽为主要人物的戏,早年的梨园行称“老爷戏”,把关羽神化了。李洪春认为,想要“关戏”唱得好,就得“四不象”。关羽是红生应工,要想把“关戏”演好,必须吸取文老生、靠把老生、架子花脸和长靠武生的东西,把这四个行当的表演化到红生一个行当里表演出来,让观众看着既不是文老生,也不象武老生;既不是花脸,也不是武生,达到了“四不象”,这才够火候。在“念”的方面,嘴里要有功夫,讲究字音、字韵,要念得准,念得清,不能有倒字、错字。关羽是儒将,没有文老生的功底子是办不到的。演关羽的动作宜刚不宜柔,抬手动脚,要吸收靠把老生的东西。舞刀、亮相的气魄要大,要有大架式,但不能大打。三刀两式,要有长靠武生的功夫,必须有深厚的武功基础。李洪春演关公戏,既没有火爆的武打,也没有热烈的翻扑。他认为,关羽是一个“平生未遇三合之将”“一生为匡扶汉室”的人物,浩然正气,其形象是庄严肃穆的,不适合大开打、耍大刀。他说:“开打看工架,大刀看刀式”。相反,他演黄忠《战长沙》《定军山》等戏,则把大刀耍得威风八面。李洪春演化出别具一格的春秋刀法,其“红生宗师”的美誉名副其实。
  李洪春为人非常谦虚,从不自诩“李派”。在弥留之际,他告诫家人:“我死之后,不要挂什么艺术家的虚名,臭了街的艺术家是没人重视的,我就是一个京剧演员而已!”
  作者单位:中共滨州市委党史研究院(滨州市地方史志研究院)
  原文采自《滨州百名历史人物》,略有修改。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