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立河两岸的迎春花开了,一簇连着一簇铺满了蜿蜒几十里的长堤。站在桥头望去,整个堤岸宛如一条即将腾飞的长龙,金光闪闪,妙不可言。这“报春的使者”一出现,就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令人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天工造物此圣景,羡煞游人踏青来。”
这时的新立河公园,是为迎春花所吸引还是为春风所感叹,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甚至夜晚,总是游人如织,跳舞的、唱歌的、观棋的、散步的、骑行的……到处都是尽享春日美好时光的人们。我习惯散步,在走走停停中观赏盛开的迎春花,时不时拿起手机拍摄,留存下美好的记忆。在这里,还有我一直保留的“项目”,就是听好友包先生用各种器乐演奏各种歌曲。
说起我与包先生的相识,还得从五年前说起。那也是一个初春的早晨,太阳已经升起,我来到新立河边一块空旷的场地拉拉腿、抻抻腰,做着散步前的准备。突然前方传来阵阵悦耳动听的萨克斯演奏声,曲声悠扬,格外动听,我循声朝着演奏者的方向走去。当我走到一个亭子的时候,只见演奏者身着崭新的运动装,头戴运动帽,正在尽情地弹奏,整个人也陶醉其中。与其他演奏者不同的是,亭子里放着一个古色古香的乐器架,架子上摆放着笛子、二胡、口琴等大小不一的各种乐器,看得出演奏者非同寻常。
我的到来并没有引起演奏者过多的注意,他不时地变换着乐器,演奏着不同的曲风,其间也不时一展歌喉放声歌唱,是那样汪洋恣肆,那么乐此不疲,就像举办一场大型演唱会,我这个唯一的听众也为之倾倒,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切。或许演奏者是真的累了,抑或是到了演出的中场,他终于停了下来,向我露出了善意的微笑,我们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得知他姓包。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成了包先生忠实的听众,只要散步总要在他的演奏处停留,久而久之,我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包先生祖籍安徽芜湖,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跟随姐姐在滨州从事服装加工生意,他们制作的“红荆穗”衣服红极一时,成了那时候市面上的新时尚。他和姐姐一个照顾店面,一个负责进料加工,在滨州打开了市场,赚足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第一桶金”。我告诉他,自己穿过的第一套西服就是“红荆穗”,那套西服一时间成了我出行的标配,只要一穿上它就感觉精神抖擞,为我赚足了“面子”。听我这么一说,包先生两眼放光,就像得到了一个大大的褒奖似的,这也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包先生说:“都是缘分啊,没想到几十年前的往事让你记得这么清楚啊。”是啊,人生就是这样充满无限想象,有的人可能擦肩而过再不会谋面,有的人则可能又有机会再续前缘。我和包先生不就是这样不期而遇吗?我充满疑问地问他,门店开得好好的,怎么瞬间消失了呢?“后来我姐姐回老家嫁人了,我自己又在滨州坚持了两年,经营得还是挺好的。”包先生顺着话题,继续说,也许是因为念家心切,总想着老家的父母和山山水水,于是就关掉了心爰的门店,也回老家了。他说,原以为从此与这座美丽的城市无缘相会了,但是为了支持儿女们的事业发展,他又回到了这里。
常言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人生的长河里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谁都难以预料。包先生的人生素材也足够编写一个剧本了。原来,他的女儿高考来到济南上学,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也开始了一段浪漫的爱情,如意郎君正是滨州人。俩人毕业后,一起来滨州就业,后来组建了家庭,开启了新的人生之旅。
“过去是父母在哪里,家就在那里;当下是孩子在哪里,父母就操心到那里。”包先生继续讲述着他的故事,他在安徽老家经营着年销售额上亿元的药材项目,名扬四方,早已超过了当年在滨州的服装加工生意。然而,女儿家添了新丁,需要照顾,为了女儿,他将药材生意交给亲戚打理,自己把心思全用到儿女们身上。包先生淡然一笑地说:“好在和亲家有个‘约定’,我们负责上半年,亲家负责下半年,这样下来,我们像极了‘候鸟’,到了夏末回安徽老家继续经营自己的事业,而春节一过,迎春花即将盛开的季节,我们再‘飞’回北方,滨州已经成了我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
迎春花盛开的日子,是我与包先生“美丽邂逅”的季节,听了他的故事,终于理解了他的演奏为什么那么富有感染力,那么充满激情,同时也激发了我每天都要聆听他演奏的冲动。
沿着新立河长堤近距离观赏迎春花,袖珍的花瓣诱人可爱,待要绽放的新蕾令人憧憬,春风拂面,河水粼粼,令人心旷神怡。我不由地加快脚步,要赶着去与包先生相会,再听一听他那动听的演奏和从祖国南方带来的令人期待的新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