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24日
市城管局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打出“防暑降温+科技赋能”组合拳
为一线园林养护工人撑起“清凉保护伞”
文章字数:665


  本报讯(记者任斐通讯员付可聪刘鑫张磊报道)连日来,我市持续被高温天气“炙烤”,市城管局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积极践行“以人为本、关爱为先”的理念,打出了一套“防暑降温+科技赋能”的组合拳,从贴心的人文关怀到前沿的科技助力,多措并举,为一线园林养护工人撑起“清凉保护伞”,也让夏日里的城市绿化焕发出别样生机。
  错峰作业+贴心保障,赋予劳动者“看得见的关怀”
  进入7月高温期,市城管局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迅速启动高温应急响应,在组织开展防暑降温专题培训、提升作业人员自我保护能力的同时,实行“错时工作制”,将作业时间调整为每天6:00-10:30、15:00-19:00,有效避开11:00-14:00的高温“烤”验。
  不仅如此,每天还有一份份“清凉礼包”准时送到工人手中——冰镇绿豆汤清甜解暑,矿泉水解渴生津,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护用品更是“随身保镖”。从时间调度到物资配备,市城管局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实施的各项“降温”举措,给予园林工人“看得见的关怀”,也为他们的健康和作业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智能设备上线,助力养护工作“科技加速度”
  “以前顶着太阳割草,汗流浃背是常态。现在,我在树荫下按按遥控器,机器就把活儿干了!”在黄河五路绿化带,园林工人刘师傅手持遥控器轻松作业。不远处,一台油电混合动力的履带式遥控割草机正大显身手——300米远程操控轻松跨越距离限制,80厘米作业幅宽适配多种地形,修剪效率比人工提升近3倍。
  这台智能设备的投用,正是我市绿化养护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型的积极实践。市城管局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赋能不仅让工人从烈日下的劳作中解放出来,更以更高精度、更高效率守护着城市的每一抹绿。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