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任斐报道)近日,记者在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冠军产品滨州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沾化区专场上获悉,近年来,沾化区工信局深入贯彻落实区委“11266”工作思路,坚定不移践行“工业立区、实业强区”发展理念,将培育“冠军企业”、打造“冠军产品”作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目前,沾化区拥有11项全球、全国“冠军产品”,达民化工1,2-丙二胺登顶全球市场占有率榜首,日科橡塑ACM在产能、产量、营收、市场占有率等核心指标上均领跑全球。
聚焦技术创新,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沾化区工信局坚持以技术改造驱动产业升级,深入推进“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双千工程,每年精心谋划实施工业技改项目20个以上,持续推动企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今年以来,金盛海洋硫磺智能上料和自动燃烧工艺研发等2个项目获批省级技术创新项目(第一批),该创新项目年获批数均3个以上。坚持以人才引育筑牢技术根基,依托创新平台积极构建引才用才机制,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9家、省级4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李为臻、孙东晓2名教授成功获批泰山产业创新领军人才称号,为工业企业技术攻坚注入强劲智力。坚持以“智改数转”激活发展动能,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行动,达民化工获批山东省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企业,京博生物等4家企业获批基础级智能工厂;组织惠佳生物等15家企业申报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汇宏新材料申报“工赋百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项目。
坚守质量至上,擦亮品牌金字招牌。在具体的工作中,挖掘品牌故事,提升品牌影响力,以“好品滨州”为引领,沾化区11项“冠军产品”全部入选首批“好品滨州”公共质量品牌,向世界展示“滨州造”的卓越品质。梯度培育企业,储备发展后劲,分级建立150家高成长企业培育清单,逐企梳理弱项,帮助企业弥补短板,力促企业高质高效平稳发展;截至目前,沾化区已培育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7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5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树立质量标杆,引领质量提升,大力开展质量标杆评价行动,汇宏新材料在2022年获评省级质量标杆企业,目前正积极组织其申报全国质量标杆;同时,组织欧亚新材料申报省级质量标杆、健源食品申报“山东制造.齐鲁精品”。
强化要素保障,筑牢企业发展坚实后盾。坚持金融赋能,畅通产融对接,2024年以来组织200余家企业参加融链固链金融对接交流活动16场,签订合作协议总金额2.18亿元,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坚持政策护航,激活发展引擎,全力构建中央、省、市三级政策争取体系,今年以来为安润能源等70余家企业争取市工业经济稳进提质等各类奖励资金720余万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坚持土地增效,拓展发展空间,持续推进万龙中为等16家长期停产企业破产清算和资产重组,累计盘活昌达化工等企业34家,盘活闲置土地5428.23亩;化工园区扩区调区新增用地面积4.42平方公里,为招引大项目、好项目,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和“冠军企业”规模扩张提供了土地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