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21日
吹响新一轮向海图强的奋进号角
李伟伟
文章字数:1,077
  渤海湾畔,潮涌澎湃。随着《滨州市推进北部沿海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出台,滨州市北部沿海地区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跃然纸上。这一方案的出台,不仅是滨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的战略抉择,彰显了滨州向海图强、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滨州市海岸线达181.5公里,贯穿沾化、无棣、北海经济开发区,这3个县区区位条件良好、资源禀赋独特、开发潜力大,是全市经略海洋的主战场。从2005年“北带”开发战略的提出,到2009年纳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再到如今新一轮《行动方案》的出台,滨州市委、市政府始终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推进北部沿海开发建设。
  特别是近年来,北部沿海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领跑全市,展现出强劲发展活力。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市北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结构不优、港产城融合度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迫切需要更大力度开发建设,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份行动方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将推动北部沿海地区成为滨州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板块”。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滨州北部沿海3县区与南部县市仍存在发展差距。《行动方案》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完善一体化发展机制,统筹港口、铁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协同布局,将有效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特别是随着G228丹东线套尔河特大桥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将极大促进要素流动和产业融合,为缩小区域差距、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坚实支撑。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行动方案》立足北部沿海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提出打造铝基材料产业基地、打造环渤海高端化工基地、争创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争创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路径,一系列创新举措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特别是方案提出发展氢能产业、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展现了滨州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眼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行动方案》将生态保护放在突出位置,提出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推进水污染治理、发展循环经济等系列举措。目前,沾化区推动的储能项目建设、北海经济开发区规划的海水淡化项目、无棣县实施的“渔光互补”工程,都是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行动方案》的出台,吹响了滨州新一轮向海图强的奋进号角。而推进北部沿海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坚信,全市上下一定会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推动方案中的各项行动落地见效,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滨州力量!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