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平讯(通讯员马海斌报道)7月7日20时27分,邹平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码头镇域内突发强降雨,降水量超过50毫米,部分玉米低洼地块内涝严重。该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人第一时间进行现场察看指导,一方面协调各村统计内涝地块具体位置和面积,为排洪作业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另一方面全程跟进机械排洪进度,做好农户安抚和信息反馈工作,联合安华农业保险防灾减灾中心协调挖掘机等机械连夜排洪,累计挖掘排水沟渠约3000米,受益耕地面积达2.8万亩,惠及2200户农户。
“这次多亏了安华农业保险防灾减灾中心提前挖好了村北涝洼地的排水沟,要不然今年的玉米又要遭殃,那片地已经连续两年遭受涝灾了。”码头镇码一村种粮大户曹高松说。
近年来,码头镇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通过村宣传栏、村民代表大会等多种形式普及农业保险政策,逐村开展参保动员工作,累计举办农业保险政策宣讲会32场,帮助农户算清“保障账”,推动全镇农业保险参保率较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同时,加强与农业保险公司协同联动,将服务向前推进一步,创新成立安华农业保险防灾减灾中心,建立从“灾后赔付”到“灾前预防”的全流程服务模式,构建了“防灾物资储备+技术培训+预警响应+保险服务”全新保险保障体系。这一举措,标志着农业保险从“灾后被动理赔”向“灾前防灾减灾”的成功转型升级。安华农业保险防灾减灾中心的成立,是国家农业保险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的实践案例,通过“灾前预防+灾中干预”将传统保险事后补偿转为全过程风险管控,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据了解,安华农业保险防灾减灾中心自成立以来,在码头镇加大机械和资金投入力度,春季实施1.5万亩冬小麦镇压作业,码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全程参与作业质量监督和效果评估,专门组织农技人员跟踪观察小麦生长情况,及时总结增产经验并在全镇推广,据测算经镇压作业亩均增产90公斤以上。此外,出险理赔阶段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公司地面查勘小组”三位一体查勘模式,快速实现查勘到户、定损到地块、当日报案即可完成查勘,赔款直达农户账户,为助力码头镇农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码头镇副镇长刘铎表示,将扩大防灾减灾覆盖范围,新增2万亩耕地纳入专业化防灾管理,完善“政府+保险+农户”协同机制,及时解决农业保险相关问题,同时探索引入大豆等农业风险保障品种,织密粮食安全“保障网”,坚决守牢农民“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