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4日
“救命”的人 “心安”的院
滨医附院创新举措纾患忧、诊疗升级暖心田
文章字数:1,947
  本报记者张卫建通讯员董坤张莹莹
  近日,滨医附院干部保健科科长陈晓琳来到滨州一棉退休职工赵庆寿家中。看到陈晓琳,赵庆寿的老伴姜爱婵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激动地说:“原来是救命的来了,救命的来了啊。”说完,她就紧紧握住了陈晓琳的手。
  ■ 两名九旬老人遇到就医困境,医护及时救援解难题
  事情,需要从2022年说起。
  2022年8月的一个休息日,时任滨医附院护理部主任的陈晓琳接到一条求助信息:一位九旬老人患病急需帮助。
  陈晓琳随即和赵庆寿老人取得联系。赵庆寿在电话中表示,他家住滨州一棉小区,自己已经95岁,老伴姜爱婵的耳朵出现化脓问题,急需就医,但老伴已经96岁,身体行动不便,常年无法下楼。老人的儿女都已是70岁上下年纪,且都常住青岛,平时都是轮流回滨州照顾老人。老人生病后,一家人急得不行却又无能为力,问能不能请医生到家里就诊?
  近年来,滨医附院陆续推出了“互联网+”“网约护士”等服务项目,普通护理工作可上门服务,但耳朵检查需要特殊光源和仪器,无法随身携带,患者在家中就诊这一诉求难以实现。
  面对老人的诉求和特殊情况,陈晓琳联系院内救护车赶赴老人家中,将老人接到医院,就诊结束后又把老人送回了家中,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 一声“救命的人”,喊出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与感激
  听起来如此简单的过程,实际上并不容易。
  首先,姜爱婵老人的体型较胖,体重比较大,人少了根本抬不动,而医院救护车的标准配置是1名医生、1名护士、1名驾驶员;其次,老人住在3楼,在尽量缩短抬运过程时间的同时,还得考虑老人的舒适性。
  为此,陈晓琳从医院又专门协调了2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加上医生和驾驶员共4人抬运老人。到老人家里后,大家先把老人抬到医用转移垫上,下楼时陈晓琳和随行护士一起上手,6个人把老人抬到救护车上;到医院就诊和回家上楼时,也是同样操作。
  在将姜爱婵老人送回家安顿好后,老人一家感动得不行。
  经过深入交流,陈晓琳得知两位老人都是20世纪60年代从青岛来滨州支援建设的,不但参与建起了滨州一棉的前身青岛国棉四厂北镇分厂,还援助了滨州二棉、三棉、魏桥纺织等项目建设。两位老人一直在滨州一棉工作,退休后在滨州定居。近年来,赵庆寿老人组建了滨州“五老关爱团”,一直在为滨州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姜爱婵老人数次到滨医附院就诊和住院。对此,能在家中就诊的,陈晓琳尽量协调专家上门服务;必须到医院时,陈晓琳还是联系院前急救人员到家中接送。一次次的上门,一次次的接送,一次次的抬运,赵庆寿全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为一次次帮自己解除病痛,姜爱婵老人亲切地称陈晓琳和滨医附院的医护人员为“救命的人”。
  2023年春季和今年3月,赵庆寿先后向滨医附院赠送锦旗,感谢医院对自己老伴的精心服务和照顾。“咱们医院是滨州老百姓最值得信任和托付的地方,我代表全家人感谢大家,谢谢。”赵庆寿说。
  ■推出“三十六条”暖心举措,只为群众“心安”
  “我们的工作准则,就是站到病人床头,想到病人心头,做到病人点头。”滨医附院党委书记王东表示。
  为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改善患者全过程就医感受,去年以来,滨医附院先后开展“就医体验提升年”攻坚行动和“心安医院”建设,进一步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进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让病人来到医院放心,住在医院安心,走出医院称心,持续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针对群众就医问题,滨医附院推出36条工作举措,从诊前、门诊、急诊急救、住院4大方面入手,切实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诊前环节,滨医附院推广检查检验项目全预约和互联网门诊建设,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检查检验全预约模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现场等待;畅通预约挂号、问诊交流、处方开具、检查检验预约、药品配送等服务。
  在门诊流程,滨医附院构建多学科诊疗新模式,完善多层次门诊体系,推进缩短患者从进院到诊室、从诊室到检查室、从检查完成到报告出具时间“三缩短”工程,推行“5+2”无假日专家门诊模式,满足患者不同时段就诊需求。
  在住院过程中,滨医附院探索成立入院准备中心,推进“全院一张床”工作,推行“预住院”服务模式,提升床位周转效率,缩短术前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改善入出院付费报销服务,推进“先诊疗,后付费”惠民信用就医服务,推行“床旁入院、床旁结算”服务模式;加强出院患者管理与随访,建立出院患者随访档案和随访计划,多渠道及时了解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制定改进措施,并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整改。
  “心安是更高层次的健康,我们将从心安环境、心安医疗、心安服务和心安人文4个方面入手,不断创新服务举措,优化就医体验,多维度推动医院质量提升,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和医院核心竞争力,为建设高水平省级医学中心奠定良好质量基础。”王东说。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