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0日
流坡坞镇苟王庄村“百亩样板田”黑小麦喜获丰收
村集体和村民实现“双增收双受益”
文章字数:1,067

  本报阳信讯(通讯员 魏君钰宋敏报道)近年来,阳信县流坡坞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积极引导群众流转土地发展现代农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近日,流坡坞镇苟王庄村在文化广场举行集体流转土地种植黑小麦2025年度麦季分红大会。随着最后一户村民按下红手印,该村25户村民共领取分红现金16万元,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土地流转带来的红利,开启了“固定收益+二次分红”“双薪”致富模式。“‘百亩样板田’模式把零散土地整合成了大田,村集体经济发展得好,产业增收了,不但为我们二次分红、实现增收,而且解决了村里老人种地难的问题。把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真的是既放心又省心还开心。”获得分红的村民王金中高兴地说。
  省畜牧局派驻苟王庄村第一书记高捍东介绍,该村没有特色农作物,资源也比较匮乏,也没有可行的村集体项目,最大的“宝藏”就是土地。村集体经济如何发展、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怎样做足土地文章,是他到村后遇到的首个问题。通过与村“两委”成员多次实地调研、入户了解、会商研究,高捍东认为,实施土地集体流转,提高粮食种植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才是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双受益”的根本。
  高捍东依靠驻村党支部,创新制定“800元保底+二次分红”(夏、秋两季,将收益按村民和村集体五五比例进行分成)收入分配方式,动员村民流转土地给集体,种植“黑小麦”(即:“济紫麦1号”)。去年苟王庄村共完成集体流转土地110亩,采用“支部领办+全程托管+规模经营”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通过降本增效和高产高效“双向发力”,实现每亩地增收约400元。加上每亩分红加800元保底租金,村民收入非常可观,超过当地一般流转土地全年收入,同时村集体增收约4万元,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双受益”的共富目标。
  6月中旬,苟王庄村“百亩样板田”的黑小麦开镰收割,当天完成收割并以每公斤高于国家保护价0.42元的价格全部售卖给种子提供公司。110亩地共收粮5.83万公斤,实现收入16万元,亩产量和收入均达到当地较高水平。高捍东表示,目前样板田已增至200多亩,下一步将发挥沼液还田项目优势作用,铺设滴灌管道,打造高效节水的农作物种植样板田,不仅实现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而且还能大幅度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流坡坞镇计划建设黑小麦加工车间,开发黑小麦面粉、黑麦茶等特色产品,打造本土农产品特色品牌,让黑小麦从“田间地头”走向“市民餐桌”,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同时,该镇还将继续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把样板田打造成集科普教育、农事体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以多样化产业模式有力推进乡村振兴。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