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0日
“筑梦高铁”系列报道之三
滨州高铁片区 一座未来新城正加速崛起
本报记者张卫建刘飞通讯员李荣新崔美佳
文章字数:2,045


 
  滨州高铁片区不仅向北联动滨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沾化区、无棣县,向南联动滨城区政务中心和主城区、邹平市、博兴县,还可以辐射东营、淄博等城市,将系统补强城市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片区发展能级,形成产业功能驱动、公共服务功能支撑、居住功能保障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为避免出现“乘高铁一小时、堵市内一小时”现象,打通“最后一公里”阻梗问题,滨州高铁片区超前谋划,快线慢网结合,打造快捷交通网络。
  片区内,依托黄河十九路、黄河二十路、渤海四路、渤海四-1路实现高铁站快速接驳,在此基础上加密支路网、优化断面,提升慢行空间品质与活力,整体提升进出高铁站效率。
  片区外,通过黄河十九路西延工程和北海大道,与渤海五路、渤海十一路、新立河西路、渤海二十一路南北向交通衔接,黄河十九路和渤海十一路预留未来双向四车道高架空间,可快速通往主城区和周边区县,打造高效、便捷、畅通的内通外联快速交通布局体系。
  在关注两条高铁线路、高铁车站建设的同时,人们也在期待,高铁能给滨州这座城市带来什么?
  除了提升交通运输效率,人员流动和物资运输更加方便快捷外,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被更多人提及。对滨州而言,高铁片区建设备受期待。滨州高铁片区蓝图如何规划?未来如何建设?当前正在开展哪些工作?……对于市民普遍关注的这些问题,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快速通达产城融合打造滨州新的城市增长极
  滨州高铁片区在哪?
  位于滨州主城区东北方向,紧邻滨城区政府、滨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至渤海二路、西至渤海五路、南至北海大道、北至凤湖南路,规划总用地面积8.11平方公里,是主城区北部重要的综合功能区。
  “区别于建在城外的高铁站,滨州站建在主城区内。我们在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站城一体、产城融合,同时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补短板、强韧性、惠民生。”滨州高铁片区规划设计组组长、市住建局城乡科四级调研员耿英霞说。
  “高铁片区建设是滨州市民瞩目的民生工程。我们充分汲取其他地方片区规划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将片区产业研究、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16个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同步协调推进,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低影响开发、适度留白和竖向管控,坚持规划指标调控,致力于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片区,将高铁片区打造成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活跃区,人流、物流聚集区。”耿英霞表示。
  高铁在带动城市空间拓展和优化等方面起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滨州高铁片区不仅向北联动滨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沾化区、无棣县,向南联动滨城区政务中心和主城区、邹平市、博兴县,还可以辐射东营、淄博等城市,将系统补强城市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片区发展能级,形成产业功能驱动、公共服务功能支撑、居住功能保障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滨州高铁片区规划立足滨州优势资源和发展需求,发挥高铁交通枢纽及人流、物流、信息流优势,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聚焦商贸物流、智能设计、科教培训、城市服务四大主导功能,并培育多元发展方向,谋划布局‘1+4+N’产业体系。”耿英霞说。
  滨州高铁片区以区域内东西方向主干道黄河十九路为界,以北区域以产业物流为主,结合现状及招商情况布局滨澳线缆、浙江传化等物流园区和产业研发、特色商业组团、油田集中区等;以南区域以服务业和居住生活配套为主,围绕海王医药和首师附属滨州中学布局医养健康、文化教育等用地,围绕张肖堂干渠沿线布局品质住宅区及低密度花园社区。
  在有些城市,高铁站建好了,却因为交通设施不完善,出现了“乘高铁一小时、堵市内一小时”等现象。为打通“最后一公里”阻梗问题,滨州高铁片区超前谋划,快线慢网结合,打造快捷交通网络。
  片区内,依托黄河十九路、黄河二十路、渤海四路、渤海四-1路实现高铁站快速接驳,在此基础上加密支路网、优化断面,提升慢行空间品质与活力。同时,减少与渤海五路、渤海二路、北海大道等对外交通快速通道交叉口,整体提升进出高铁站效率。
  片区外,以片区内主干路网衔接城市快速交通道路,快速通往周边区县。通过黄河十九路西延工程和北海大道,与渤海五路、渤海十一路、新立河西路、渤海二十一路南北向交通衔接,黄河十九路和渤海十一路预留未来双向四车道高架空间,可快速通往主城区和周边区县,打造高效、便捷、畅通的内通外联快速交通布局体系。
  一带统领绿脉交织塑造城市对外新窗口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铁片区不仅是进出滨州的门户,还是展示滨州城市人文的窗口。
  “城市设计方面,充分体现我市高铁片区嵌入城区的优势,以中央轴线为骨架塑造城市门户形象。”滨州高铁片区规划设计组成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法规科科长吴春雨表示,“高铁片区规划注重与产业相匹配的同时,融入滨州特色文化,并以绿色低碳理念引领,打造具有滨州特色的绿色低碳示范区、城市发展新门户。空间结构以蓝绿空间和城市重要道路划分组团,形成‘一带统领,绿脉交织,多中心发展’的空间格局。”
  吴春雨表示,“一带”,就是融合蓝绿空间与城市活力功能的中央轴带,以中央轴线为骨架塑造城市门户中轴起承转合的空间序列,引领高铁片区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
  (下转第二版)
  滨州高铁片区规划示意图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