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9日
我市着力构建防汛抗灾“人防+技防”协同体系
科技赋能织密智能化防汛“安全网”
文章字数:1,055

  本报讯(记者裴成龙通讯员吕博文褚建报道)近年来,滨州市坚持系统根治、污涝统筹,从工程防御、数字赋能、完善机制等方面发力攻坚,多措并举完善城市防汛体系,不断织密织牢城市防汛“安全网”,全力确保城市安全、人民安康。
  在沾化区徒骇河坝上闸,汛情监测员只需轻点鼠标,即可实时掌握全区雨水情、气象、预警、风险普查、防汛一线实时视频等各类信息,为汛期应急指挥和抢险救援提供了科学、高效、直观的辅助决策支撑作用。“我们通过徒骇河试点河段的数字孪生平台,完成防洪与水量调度‘四预’专题孪生场景的构建,和业务应用功能的开发,进一步提升防汛智能化水平。”沾化区徒骇河流域管理所工作人员郭长昆介绍。
  在沾化区城乡水务局的智慧水务综合服务平台上,当地的重点水利设施、骨干河道、易涝路段等,通过监控画面都能实时反映在大屏幕上。智慧水务综合服务平台的投用,提高了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降低了各项防汛费用,实现了信息共享、即时管理,做到了“足不出户”即可观测河道汛情和各涵闸等是否运行正常,为防汛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沾化区还开展了城市管网建设工程(二期),通过新建及维修雨污管道,显著提升城市污水处理效能和城区排涝能力。同时,开展防汛抢险、闸门启闭等实战演练,构建智能化防汛体系,城区防洪闸在3分钟内可实现全部开启。沾化区城乡水务局排水和污水管理股股长刘佳琪说:“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强化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缩短应急响应时间,全力保障城区安全度汛。”
  沾化用数字赋能筑牢防汛安全屏障,惠民则通过打通易积水点,改造地下“毛细血管”,让城市“血脉”更畅通。
  连日来,在惠民县易积水点的施工围挡内,挖掘机轰鸣作响,加快推进排水管网升级改造,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今年以来,惠民县实施城区排水管网改造提升项目,通过管网改造实现“标本兼治”,推动防汛体系迭代升级。
  解决积水点的同时,惠民县还引入探测机器人、管道潜望镜等电子化设备,对全县市政主管网进行了排查,共查出错漏接180处,已全部整改完成。同时,借助工程措施,完成10公里市政主管网清淤疏通,150余处井盖维修,及5300余个雨水收水井清理工作,确保防汛设施运行“零故障”。惠民县城乡水务局排水养护管理股股长王金辉说:“通过管网改造提升工程,组建管网快速反应队,利用管道疏通车气囊等专业设备,对于积於情况进行及时疏通,从根源上解决雨污混流问题。”
  近年来,滨州市以科技赋能防汛抗灾为核心,着力构建防汛抗灾“人防+技防”协同体系,将科技创新深度融入监测预警、分析研判等全链条,织密智能化防汛“安全网”,为平安度汛提供坚实保障。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