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8日
台子镇创新打造“台满意”政务服务品牌
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文章字数:1,516
  本报邹平讯(通讯员王叶 报道)近年来,面对43个村常住人口不足户籍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60周岁以上村民超六成的“双重挑战”,邹平市台子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民意为指南针,创新打造“台满意”政务服务品牌,让为民服务的“金字招牌”在新时代绽放出“暖心光芒”。
  实现从“需求之问”到“服务之变”的“双向奔赴”
  在台子镇1.2万人常住人口中,超半数以上为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办事远、流程繁、沟通难成为群众直接面临的现实难题,而台子镇帮办代办业务量已连续三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服务需求的攀升,直观折射出群众对政务服务从“能办”到“好办”的迫切期待。台子镇党委、政府敏锐捕捉到这一变化,以靠前一步、主动担当的姿态,启动政务服务供给侧改革,从能力提升到距离压缩,从标准提质到流程再造,用“服务下沉”回应“民生所盼”,最大程度帮助群众解决好各类难题,让政务服务既有精度、更有温度。
  “五项实招”构筑起全周期优质为民服务体系
  硬核基建方面,专项投入推动服务效能跃升。台子镇加大投入力度,升级政务服务大厅,22个标准化工位、2台自助终端、2套数字化设备形成“服务矩阵”,让群众等候时间缩短30%。4个“一窗通办”窗口日均受理量从个位数跃升至两位数,线上线下的“智慧政务”新场景,让企业群众办事从“跑断腿”向“少跑腿”“零跑腿”转变。
  服务下沉方面,“1公里办事圈”破解群众办事难题。聚焦沿黄“空心村”精准化治理,台子镇建成2个村级政务服务驿站,梳理市场准入、养老保险等10项高频事项,形成“村级办理清单”。11个村46件事项“足不出村”即可办结,60%常规事项实现“村内提交、村级办结”,群众办事平均距离从15公里缩减至1公里内,推动“跑乡镇办事”向“家门口办事”加速转变。
  标准护航方面,“双保险”机制夯实服务根基。台子镇制订出台《“滨周到·邹好办·台满意”营商环境服务品牌打造实施方案》,细化5大类15项服务标准,构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回访反馈”全流程闭环机制。对复杂事项实行“一对一”跟踪,2024年群众满意度达99.8%、事项合规率达100%,真正用“过程合规”守护“群众满意”。
  能力提升方面,“三级梯队”锻造高效服务“铁军”。台子镇建立完善“季度轮训+业务比武+资格认证”培养体系,今年已组织开展18场专题培训,覆盖2188人次,35项事项实现“一次提交、当场办结”,即办成功率从过去的70%跃升至现在的98%。174名政务服务人员中,35岁以下青年占比达26%,形成了“业务导师-骨干能手-村级代办”三级梯队,养老认证等10个事项实现“零材料即办”。
  攻坚破梗方面,“双轨培育”打通为民服务“中梗阻”。台子镇推行“理论+实操”双轨培育新模式,创新“周三半日工作法”“满意180”机制,开展12次村级队伍“手把手”教学活动。建立8个难点事项“梗阻点”台账,专项攻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8件,复杂事项办理时限持续缩减,群众各种办事难题得到系统性解决,赢得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誉。
  书写好从“台满意”到“强引擎”的民生答卷
  如今,台子镇“台满意”政务服务品牌建设工作已结出累累硕果:服务半径成功压缩至1公里内,办事效率实现“即办率98%”,群众满意度高达99.8%,“零材料”“零跑腿”“零投诉”成为为民服务新常态,这标志着台子镇政务服务完成了从“能办”到“好办”的质变飞跃。
  与此同时,台子镇政务服务加速向“智办”时代迈进。一方面,立足“沿黄服务末梢”的独特坐标,持续深化帮办代办服务内涵,推动场景化、个性化服务迭代升级,打造“沿黄政务服务标杆”;另一方面,着眼于将“台满意”的政务服务效能转化为驱动镇域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吸引要素回流,以高效服务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新引擎”,用暖心政务服务不断凝聚民心、民力、民智,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新篇章。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