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3日
惠民县企业纾困焕新中心构建“府院联动+行政赋能+市场运作”新模式
“四诊复方”激活企业纾困焕新动能
文章字数:1,380
  本报惠民讯(通讯员 张小雪陈绍刚报道)近日,惠民县企业纾困焕新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据了解,在惠民县委政法委统筹领导下,惠民县法院积极延伸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凤栖梧”破产审判品牌服务链条,整合发改、工信、人社、税务等多部门资源,成立惠民县企业纾困焕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该中心创新引入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理念,打造全流程专业化企业服务平台,为企业精准“把脉”,开出焕新“良方”,推动县域经济肌体强健、可持续发展。
  “望闻问切”四诊把脉
  该中心摒弃粗放式服务,借鉴中医智慧,构建精细化“四诊”服务体系。
  “望”诊观气色,建立市场运行信息共享机制,常态化深入企业走访,“望”其经营环境、生产状态、市场表现,及早发现潜在风险苗头。
  “闻”诊听声息,畅通企业主动上门咨询渠道,认真“闻”取企业诉求、困难反馈及行业动态信息,全面掌握企业经营状况。
  “问”诊询病由,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专题研讨等方式,主动“问”询企业痛点、堵点、难点,深挖问题根源。
  “切”诊判虚实,综合前“三诊”信息,对企业“体质”进行全面评估,“切”准其面临困境的性质、程度与核心症结。
  “纾困焕新”双轮驱动
  基于精准“四诊”,该中心实施“辨证施治”,核心职能聚焦“纾困”与“焕新”。
  “纾困”治未病、疗小恙,针对“望闻问”中发现的经营隐患或风险苗头,及时发出风险预警,提供规范经营指引,运用调解、和解等柔性手段,助力企业固本培元,防患于未然。
  “焕新”治沉疴、祛顽疾,对“切”中确诊陷入严重债务危机或经营困境的企业,进行全方位深度评估,精准分类。同时,提供破产重整、和解、清算等一站式纾困方案,协调各方资源,赋能企业破产重整降成本、提效率。
  “常态专班”贯通经络
  针对破产案件牵涉广、程序繁、难度大的“经络阻滞”难题,该中心创新推出“常态专班”工作模式。汇聚发改、工信、税务等部门专业骨干常驻中心,形成常态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破产府院联动协调机制。
  该中心如同“行针走穴”贯穿全程,负责整体研判、流程引导、政策解读、程序衔接及过程监督,显著提升破产工作的专业化与流畅度。
  同时,该中心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作用,指引企业规范经营、有序发展,统筹解决破产企业财产查询、处置,税收减免、信用修复等堵点难点问题。
  “四室四库”强健肌体在惠民县委政法委统筹、惠民县法院积极推动下,该中心构建起“四室四库”服务体系。“四室”协同如脏腑,中心办公室负责整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对接各方资源,保障中心日常运转;企业破产重整咨询室为面临破产困境的企业提供专业法律和财务咨询,制定重整计划;衍生纠纷多元调解室运用调解、仲裁等多元方式,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各类纠纷,降低维权成本;府院联动协调室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协调解决涉企重大问题,推动政策与司法有效衔接。
  “四库”赋能似气血,线上依托凤栖梧破产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畅通“脉络”,线下汇聚破产管理人库、企业合规人才库、审计人才库、评估人才库4大专业智库,提供法律咨询、财务管理、纠纷调解等服务,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强劲智力支撑。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惠民县企业纾困焕新中心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与“辨证施治”精髓深度融入日常工作,坚持“前期研判、后期服务、过程监督”,构建起可复制的“府院联动+行政赋能+市场运作”企业纾困焕新模式,为促进县域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