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春贵报道)6月27日,记者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滨州市全面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无棣县2024年被确定为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样板县,以“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为目标,探索出一条具有无棣特色的医共体建设新路径。
组织架构“一盘棋”,管理运行“一体化”。无棣县率先以县政府名义印发《无棣县全面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创建“1126N”组织体系,制定医共体运行、人力资源管理等10项配套制度,实现医共体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资源下沉“一条链”,服务能力“同质化”。在人才联动链方面,持续开展“千名医师下基层”活动,设立19处“名医基层工作室”,选派3名“业务院长”、98名“名誉村医”、130名医护人员下沉基层。在药品保障链方面,建立中心药房,统一用药目录达958种,实现处方前置审核县镇村三级全覆盖。在质控标准链方面,县医疗管理、病案质量、医学检验等14个质控中心对各医疗机构开展定期检查指导,基层检验质控覆盖率达100%,全面推进医共体管理服务同质化。
功能定位“一张图”,诊疗秩序“层级化”。县级强专科,近三年投入6.8亿元建成7个重点项目,创建市级重点专科13个,精品特色专科8个,中医院康复科被列为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培育项目。镇级显特色,运行县域医疗分中心,建成区域特色专科6个,首家镇级血液透析中心投入运营。村级保基本,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全县172家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部改造完成。
医保支付“一杆秤”,资金使用“高效化”。实行“总额预付、结余留用、超支分担”医保支付政策,县乡两级医保基金占比更趋合理,收支状况稳中向好。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分别降至235元、4629元,降幅达到13%。2025年1月—5月,县域内就诊率达92.1%,县域医疗收入稳步增长。
信息支撑“一张网”,医疗服务“智能化”。累计投资3200万元打造医共体智慧医疗平台,建成远程影像、远程审方等“八大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县域内影像、心电、检验等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实现“上下联通、一网共治”。2024年以来,开展远程服务14500余人次,救治急性心梗患者28例,双向转诊1289人次。
慢病管理“一本账”,健康服务“精准化”。医共体牵头医院设立慢病管理中心,11家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慢病一体化门诊,122个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网格化管理,形成“医防融合、上下贯通”的三级慢病服务网络。截至目前,系统管理慢病患者4.5万人,为1.6万重点人群提供个性化照护方案,规范管理率达72%。家医签约覆盖29.8万居民,签约率69.5%,同步实现基层医疗机构6类以上中医药服务全覆盖,构建起具有县域特色的“防—治—管”一体化慢病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