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30日
滨州科技大市场举行第二期“渤海科转赋能汇”暨滨州高校服务滨州企业交流推进会
高校“科技火种”与滨州“产业土壤”深融
文章字数:780

  本报讯(记者 李淑霞 通讯员杨雪瑞报道)6月27日,滨州科技大市场举行第二期“渤海科转赋能汇”暨滨州高校服务滨州企业交流推进会,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助力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上,滨州市科技局与滨州职业学院共同为“滨州科技大市场高校工作站”揭牌。该工作站作为深化校地企合作、加速技术创新的关键平台,其揭牌成立标志着滨州在构建常态化产学研对接机制上迈出坚实一步。
  活动现场,12个科技合作项目与金融项目集中签约,涵盖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其中包括山东航空学院与滨澳电线电缆的大功率充电桩液冷电缆及充电枪头转接件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滨州医学院与中裕食品的小麦纤维粉成药性研究项目等8个校企科技合作项目,以及4个科技金融项目,为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的资本支持。
  为强化高校科研力量服务地方产业,活动现场,还为6名驻滨高校科研负责人颁发了“科技大使”聘书。未来,他们将深度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成为连接高校智力资源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桥梁。在高校科技成果路演环节,山东航空学院、滨州医学院等6所高校轮番登场,展示了包括“新型炭基载体开发”“低空经济无人机技术”等在内的学科特色与成功转化案例,充分彰显了滨州高校的创新活力与技术储备。
  活动中,鑫瑞新能源、星阳生物、妙迪食品等企业代表分享了与高校联合技术攻关的成功经验,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了生动范例;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部副部长、副研究员侯冬冬应邀作专题报告,系统解析知识产权运营与成果转化路径,为企业创新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
  在前期初步对接基础上,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校企奔赴”对接会,40余家企业和20余名专家按照高端铝、精细化工、高端装备、低空经济四大产业进行分组洽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30余项。与会企业代表高度评价这种“按图索骥”的精准对接模式,称其极大提升了合作效率。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