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25日
一城一平台 一键飞全城
文章字数:1,261
  (上接第一版)
  滨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处处长王辉说:“交警部门通过平台派出无人机,5分钟抵达现场回传影像,将原本1.5小时的处理流程压缩至15分钟。”
  就在交通事故处理的同时,低空智能感知一体化平台这个“大脑”还在处理着另一项任务。在滨州城建汀岸春晓住宅项目,住建部门通过无人机正在对建筑外立面、脚手架、塔吊等传统人工难以触及的危险区域进行毫米级精度的立体扫描与动态监测。
  这种“空中鹰眼”巡查模式,将巡查时长由原来的2小时缩减至40分钟,将建筑安全隐患排查从“事后处置”转变为“事前预警”。在科技手段的加持下,主管部门减少了入企检查次数,“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悄然而至。
  依托一机多用、一平台多端口的“一网统飞”平台,城市“治理”变“智理”。从天上的烟花识别,到地面上的一处道路裂缝,再到水边戏水的孩童,无人机通过算法识别,形成“事件”回传到平台后反馈到相关部门迅速处理。
  据了解,像这样的“一网统飞”在各地有不同的实践模式。目前,全国和省内已经开展的项目中,大多以财政资金建设预设式功能模块为主。而滨州走出的是一条“国企介入、市场化运营、试点先行、滚动实施”的特色低空经济场景拓展应用之路。
  “在市场化运行中,我们与使用部门围绕真实场景需求联合攻关,通过算法不断对模型进行训练,实现功能从无到有到优到准。”滨州新能源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尹祥鲁介绍。
  下一步,平台将突破单一的运输属性,与城市治理、应急救援、地理测绘等多元场景进行深度融合,形成综合服务的立体价值网,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应急保障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
  造“天车”: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商业模式闭环
  2024年11月,山东省印发的《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指出:到2027年,全省低空经济规模达到1000亿元,基本形成济南、青岛两核引领,东营、烟台、潍坊、日照、临沂、滨州等市多点支撑的低空经济发展新格局,成为全省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和全国创新发展重要策源地。
  作为参与低空经济的市场主体之一,滨州新能源集团坚持以产业链图谱锚定目标,通过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拓展带动低空飞行器制造、物流配送、低空旅游、信息技术等众多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努力实现商业闭环,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滨州新能源集团全力推进产业招引,与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大高航空高新产业园、山东航空学院,以及高新区无人机基地开展合作共建,联合举办赛事、论坛、技术揭榜挂帅、人才培养等活动,吸引更多产业链企业落户滨州。
  目前,该集团依托我市空域资源,将场景打造与项目落地、运营服务等综合考虑,积极开展产业链联合招商,正与四川纵横无人机、珠海紫燕无人机、广东靓马科技等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对接交流。
  根据滨州新能源集团规划,外卖空地联动试点、建筑材料无人机吊装试点和生命线空中走廊试点;全省第一条县区低空飞行航线实现低空通航,拓展低空载人观光、低空婚礼业务;依托合作企业优势,生产销售“滨州造”低空飞行器等新兴业态将在不远的将来变成现实。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