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12日
干群精神面貌“向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向美蝶变”
“锦绣富源”品牌更响底色更靓成色更足
文章字数:1,787
  本报沾化讯(通讯员赵振帅报道)近年来,沾化区富源街道坚持“跳出富源看富源、放大坐标找不足、提升标准找差距”工作理念,多措并举,积极作为,奋力推动干群精神面貌“向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向美蝶变”,全力以赴让“锦绣富源”品牌更响、底色更靓、成色更足,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激励带动,让“锦绣富源”更有朝气、品牌更响
  坚持党建统领,创新品牌打造。该街道高标准打造“红连万家·锦绣富源”党建综合阵地,设计“便民·幸福家”“村企·共进园”“先锋·活力坊”三大主题空间,丰富党建服务内涵。同时,依托该阵地,充分发挥优秀带头人作用,高标准打造“振兴共富”头雁工坊,评选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充分激发带头人队伍的干事热情。
  加强队伍建设,激发工作活力。积极搭建“比状态拼干劲、比担当拼作为”干事创业平台,围绕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举办“业务大讲堂”11期、“富源青年说”活动8期,组织外出交流考察学习4次,累计培训400余人次,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展现新状态、新担当、新作为,让干部队伍更有干劲、更具活力、更富朝气。
  实现抱团发展,助力集体增收。积极探索盐碱地开发利用新模式,大力实施跨村联建农业特色项目,建成源达飞蝗养殖基地,实现多村抱团发展,以“片区联动”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积极推广“枣富园”智能大棚新技术模式,加大研发投入,创新培育“旭青冬枣”优良新品种,让富源冬枣品质更优。
  ■内外兼修,让“锦绣富源”更有气质、底色更靓
  “三亮”显担当,职责公开树形象。该街道聚焦规范标识、监督强化,深入实施亮身份、亮职责、亮服务“三亮”行动,统一设计制作人员工牌、岗位桌牌,清晰展示工作人员的姓名、照片、岗位职务、工作职责等信息,同时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置引导台,依据职责清单将服务事项目录、办事服务指南置于醒目位置进行公开。
  卫生“大扫除”,服务环境展新颜。扎实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围绕机关驻地、服务大厅、街巷路域等区域,组织机关干部定岗定责,全力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投资50余万元,聚焦河道沟渠、乡村墙体、门前屋后、背街小巷等区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清理主要道路80公里、河道2500米、各类垃圾50余吨,实现村居“颜值”大提升。同时,在机关驻地开展办公环境卫生专项督查暨机关形象提升行动,从办公秩序、内务卫生、工作纪律等方面开展不定期检查,建立“回头看清单”落实长效督查机制,切实提升机关办公规范化水平。
  倡树新风尚,文明乡风进万家。依托移风易俗宣讲小组,该街道成立由各村负责人任理事长,村“两委”成员、“五老”志愿者为成员的村级红白理事会,让理事会成员变身“宣讲员”,走村入户作宣讲。积极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以北陈村为试点,建立乡风文明积分台账,通过积分加减,引导村民自觉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今年以来,累计收集村民致富增收、矛盾纠纷调解、深化移风易俗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近百条。
  ■护企惠民,让“锦绣富源”更有温度、成色更足
  精准护航,助企服务更有精度。该街道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在优化政务服务、回应企业关切、营造亲商安商氛围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店小二式服务”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依托干部“驻企联村”活动,为辖区60家重点企业配备帮包干部20名,确保企业困难能够做到专人负责、现场解决、跟踪督办、逐项销号。
  精准高效,政务服务更有力度。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指引,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通过减资料、简环节、优流程,将“多部门、多窗口、多次跑”转变为“一部门、一窗口、零次跑”,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高效推进“证照联办”,针对营业执照和市场主体登记相关许可事项,实行一次告知、同步受理、资料共享、精简流程、统一发证,最大程度为经营主体提供便利化服务,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精准服务,民生保障更有温度。锚定“增进民生福祉”这一目标,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加大投资力度,推动街道、村居道路持续升级。组织冬枣、农机相关专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5次;组织开展“电商助农”直播培训7次,受众达2000余人次。同时,聚焦基层治理,积极打造“‘源’来有你”为民服务品牌,投资320万元,建成1310平方米“一站式”矛调中心,为各类群体提供矛盾调解、信访接访、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多种服务。大力实施“雪亮工程”,加装高清监控探头160余个,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