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10日
警情分类“减负” 多元联动“增效”
文章字数:2,163
  (上接第一版)
  邹平市委、市政府推动17个镇街(含经开区)全部设立了警源融治中心,要求融治中心办公场所固定、人员力量到位、机制措施完善,组建“3+N”矛调队伍(调解民警、驻所律师、人民调解员+N种调解力量),有效整合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社会团体、基层组织等专业力量。在经费保障上,专项设立“矛调资金”,用于人员招聘、绩效奖补,对人民调解员实施“以案定补”考核奖励,破解基层“无钱办事、无人干事”困境。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关键在“破局”与“立制”。
  邹平市公安局以警情分类处置为突破口,制定《110警情分类处置标准》,将警情科学划分为紧急/特大类、刑事、行政、纠纷求助四大类,明确非警务矛盾移交流程,让民警从“万能兜底”中解脱。依托各镇街警源融治中心,对现场未化解的矛盾,通过“处警办案→矛盾移交→警源化解→部门联动→跟踪反馈”闭环管理,实现“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机制创新带来治理效能跃升:2025年以来,邹平市矛盾纠纷类警情现场调解成功率提升9%,纠纷化解率提升18.7%。
  这些数据背后,是党委政府将稳定工作从“公安单线作战”转向“党政全域统筹”的生动实践。
  “邹平市委、市政府通过顶层设计打破条块壁垒,通过制度设计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为警源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开辟了新路径。”邹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长张曰海表示。
  实事求是“精准解题”
  楼上的李先生与楼下的张女士因卫生间渗水问题陷入长达数月的“拉锯战”。双方从一开始的理性沟通很快发展到言语相向,连续多次的报警记录显示,传统警务处置模式已难以化解这一“痼疾”。
  邹平开发区派出所依托派出所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组建由民警、网格员、驻所律师、房屋维修人员组成的调解团队参与到调解当中。借助专业红外检测设备锁定责任后,调解团队分头施策,经过三轮调解后,最终达成“李先生承担维修费用,张女士主动协助施工”的解决协议。
  引入专业力量投入矛盾纠纷化解,开发区派出所将公安公信力与专业力量专业性相结合,今年以来成功化解邻里矛盾纠纷87起,其中95%实现“当场化解不复发”。
  这场实践背后,是邹平“警源融治”坚持实事求是、拒绝“一刀切”的治理智慧。
  韩店派出所创新实施人民调解队伍模式,打通公安机关和党委政府融合治理通道,建立“三级跳”机制:普通纠纷由民警现场调解,复杂案件移交“专职调解民警+司法所+法律顾问”调解服务队,重大矛盾则由派出所所长与镇领导联合化解。4月成立以来,韩店人民调解服务队先后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6起,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5起,其中疑难矛盾11起。韩店派出所所长韩照兵介绍,很多易滋生恶性案件的情感纠纷、土地纠纷等均得到了妥善处置。
  孙镇派出所辖区经济以种植业为主,矛盾纠纷多与耕地相关,土地流转带来的承包合同纠纷、耕地被邻地“蚕食”之争时有发生。在做好个案“三色预警”处置的同时,该所还与司法所、村居法律顾问、国土所等联合,开展了涉土地警情的共性矛盾排查化解行动,通过审查土地承包合同、重新丈量耕地等方式,提前将潜在的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该所组织力量摸排了涉及6个村的2万余亩土地的承包合同。
  在青阳派出所,一张《跟踪处置单》见证了疑难案件的“党政联动解”。该所按照“有解”理念,制定《矛盾纠纷警情处置流程图》,通过《跟踪处置单》实现矛盾处置闭环。面对企业债务等复杂纠纷,派出所控制现场局面后,立即联系驻所律师引导启动司法程序,同时填写《跟踪处置单》移交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协调多元力量参与“联调链”。
  “矛盾性质不同、地域特点不同,解法自然不同,”张曰海说,“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治理逻辑。”
  基层警务的“化学反应”
  今年春天,外地大货车司机马师傅为甲、乙公司运输玉米,但因质量问题乙方拒收,双方均拒绝承担运输费。
  韩店镇这起关于运输费的非警情调解从当天早上一直持续到中午。当了解到马师傅没吃早饭,人民调解服务队队长陈法忠立即从食堂打来午饭,先让马师傅吃饱接着再调。
  下午4点多,甲、乙公司与马师傅达成和解。
  临走时,马师傅说:“我知道这事情不归公安管,报警也是无奈,没想到你们努力了一天,太让我感动了。”
  一顿热饭、一次感动,折射的是邹平警源融治带来的多元改变。
  ——更多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陈法忠从警26年,在他这个老片警看来,群众法治观念、权利意识越来越强,“和稀泥”治标不治本。警源融治平台,从110接处警遇到的矛盾纠纷入手,引入司法、律所等多元力量,有助于找出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的路径,避免矛盾复燃、激化。
  ——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邹平公安机关全力以赴打防管控,在企业设立“全科警务站”,叫响了“臻邹到”护企品牌。警源融治,下大气力解决社会面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实现“护企”与“安民”有效统一。
  ——基层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抽出专职人员,在接警现场就介入矛盾调解,从而让更多警力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社区警务、执法办案中,提升了基层治安要素管控效能,提高了执法办案质量。据统计,今年4月以来,邹平各派出所民警日均纠纷处理75起,日均移交警源融治中心26起;1-5月份,邹平全市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同比下降333%,为4年最低。
  邹平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康传波说,能有今天警源融治的效果得益于过去4年来加强派出所工作打下的基础,借助警源融治,相信会有更多派出所成为矛盾化解的“终点站”,基层基础工作会有最坚实的底座。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