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隆卫通讯员翟成新李元张秀勤
走进阳信县金阳街道张黄小学,浓厚的教学氛围扑面而来。在校长马秀芳40年的坚守与耕耘下,这所曾经的乡村小学焕发出蓬勃生机:校区规模持续扩大,教学成绩连续10年稳步攀升,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县前列,成为乡村教育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甘愿付出,欢喜耕耘”,是马秀芳扎根乡村教育40年最真实的写照。这份执着与热爱,为她赢得了阳信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多次表彰,也让她先后获评“阳信县优秀教师”“阳信县语文学科带头人”,并当选为阳信县人大代表。
孩子们的“引路人”:用爱与智慧启迪学生心灵
面对工作,马秀芳始终精益求精;面对学生,她总是不厌其烦。她常常反思自己工作哪些地方还不到位,怎样才能让学校更好。
在孩子们眼中,马秀芳不仅是管理者,更是课堂上的“引路人”。她的课堂充满魅力,亲和力十足。她总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即使答错了题,得到的也总是温暖的鼓励:“别怕犯错,大胆说出你的想法。”她时而温文尔雅,娓娓道来;时而激情洋溢,点燃热情,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马秀芳不断优化班纪校风,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在她的引领下,张黄小学形成了严谨的校风学风。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普遍养成了勤劳、自强、积极向上的品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该校体育队多次代表金阳学区在阳信县运动会上摘金夺银,艺术节目在滨州市艺术节上屡获佳绩,其吕剧表演更被推荐至省级舞台。
张黄小学扎实的办学质量赢得了口碑,招生连年向好,吸引了众多家长慕名而来。在这里,孩子们找到了成长的沃土。
教师们的“知心人”:把学校营造成温暖的精神家园
对于教职工,马秀芳事无巨细,关怀备至。谁家有困难,她都记挂在心。新教师初上讲台不适应,她第一时间给予鼓励和支持,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教师节,一束芬芳的鲜花、一条暖心的祝福短信,传递着她的心意。
“马校长是我们的当家人,更是我们的知心人。她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这里就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心灵港湾。”老师们由衷地说道。
“以德润心、以志立身、自强不息、创造精彩”,这句常挂在马秀芳嘴边的话,是她育人理念的浓缩。她积极推行“以研促教、以赛带教、师徒共竞技”的教研模式,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她慧眼识才,对照“优秀教师”标准,努力为有潜力的教师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每一位新教师到来,她都亲自挂帅,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把培养新教师视为己任,在生活和工作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帮助,助力他们快速成长。
教育的“掌灯人”:以行践言,引领成长
从普通教师到知名校长,学校在变、环境在变,不变的是马秀芳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她办公室里悬挂的书法“止于至善”,早已内化为她对教育的不懈追求。
“马校长真的是我见过最用心的校长,她把全部身心都扑在了学校。”与马秀芳共事多年的同事孙玉川说,马校长每天在学校的时间近12个小时,不是加班,就是思考规划学校下一步的发展。即使去年在济南做手术期间,她依然心系学校的孩子们。如今,她的腿部落下了残疾,上下楼梯需要搀扶,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她坚强的意志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40载春秋的实践探索与深刻思考,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智慧的管理方法,“温情校长”马秀芳始终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以勤奋、执着、务实和睿智,带领张黄小学奋力前行,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追求优质教育的道路上,播撒着拳拳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