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28日
作为辅导员,这些残疾学生教会了我很多
郭秀瑞
文章字数:2,570
  编者按:本文原刊于《滨州医学院报》“我来讲校史”专栏,原题为《让我难忘的医学二系学生们》,有删改。郭秀瑞是该校原医学二系办公
  室主任、辅导员。她在校从事辅导员工作22年,其间在医学二系工作18年,曾获评“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她与残疾人大学生心手相牵、教学相长,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妈妈辅导员”。适逢学校残疾人高等教育创办40周年,郭秀瑞执笔,深情回忆与医学二系同学们共
  同走过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饱含对学校、对同学们的真挚情感。
  1981年6月,我从潍坊昌乐尧沟镇埠头联中调至滨州医学院从事辅导员工作,当时校名还叫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1986年,根据学校安排,我来到了残疾人医学系(后改为医学二系,现为特殊教育与康复学院)工作。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我有很多体会和感悟,特别是在医学二系与残疾人大学生打交道,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受益匪浅,也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出色表现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有爱无碍勇进取
  医学二系的学生都有残疾,只是程度不同,有的眼不好,有的手不好,有的拄双拐,有的拄单拐,还有的虽不拄拐,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学校给这些学生创造了很好的生活环境和氛围,其他师生都十分尊重和照顾他们,没有歧视,没有嘲笑。在校园里,他们除了认真学习以外,还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义务劳动、社团活动、体育运动会、文娱晚会、歌咏比赛等。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987级同学参加的一场歌咏比赛,当主持人报幕下一个参赛的班级是医学二系代表队时,观众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相互搀扶着走上舞台,虽然队伍参差不齐,但个个精神抖擞,大家齐唱《让世界充满爱》。歌毕,又是一阵热烈掌声,台下有的同学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看到他们那样,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医学二系同学们积极参加学生会各种社团活动,有的还成了社团负责人,如1985级的张学武、1987级的韩芳、1995级的王准、1999级的张忠波等。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当时院报“北方雪”栏目就是医学二系学生创办的。我记得创办初期这个栏目叫“三月风”。每年的助残日,他们都提前把宣传材料准备好,到大街上宣传国家扶残助残方针政策及有关知识。为了把宣传栏目做好,他们经常忙到深夜。
  我们为1987级学生组织了一次去黄河边的春游。那天,他们早早起床,吃过早饭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我们准备了一辆轮椅和一辆自行车,方便同学们走累了使用,毕竟班里有五六个拄拐的同学。
  一路上,同学们都很高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来到黄河南岸的沙滩上,他们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黄河。有的同学在沙滩上打滚,有的趴在地上玩沙子,有的放风筝,有的做游戏,有的谈天说地。拄双拐的王贵生把拐一扔,面朝黄河举起双手高喊:黄河母亲啊,我们来了!
  看到他们玩得不亦乐乎,我心里也高兴极了,就和他们一起玩了起来。这次春游,我们来回都是徒步,全班47名同学没有一个掉队,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
  他们在文体活动中所获荣誉众多。1987级的张九海等13名同学参加了山东省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一举夺得22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在之后的历届省伤残运动会上,他们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山东省第八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中华美文诵读大赛中,2000级刘金萍朗诵《弦月之恋》荣获优秀奖。
  桃李芬芳香满园
  医学二系的这些学生,深知大学生活来之不易,所以都如饥似渴地学习,在求学路上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常人往往无法体会。
  他们的父母家人为了给他们治病,供他们上学,辛苦劳作,付出很多。还有的家长,为了把残疾孩子养好,就不要生第二个孩子了。很多学生曾经数次高考过线,却因身体原因未被录取,如1985级的席思川、张学武,1987级的韩芳等。他们本身残疾,知道患病的痛苦,这更激发了他们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
  在5年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互相鼓励、取长补短,有的同学经常在自习室里学到天亮;有的同学为了学好解剖课,手指被福尔马林腐蚀到脱皮;有的同学将知识点密密麻麻写在小本子上,一有时间就看。
  韩芳就是其中一个。本科毕业后,他以临床类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医大硕博连读研究生,2004年获第四届亚洲睡眠研究会学术大会青年科学家优秀论文一等奖,2005年成为获得美国睡眠医学会临床睡眠医学奖学金的六名学者之一。他做到了“为人争得一口气”:读书时,刻苦学习是为自己争气;工作中,从事职业是为病人争气;国际上,研究成果是为中国人争气。
  1985级的谢丽福,在校时学习成绩优秀,毕业后以良好的医德医术受到赞许,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丽水市卫生系统首届“医坛新秀”、医院“十佳科主任”,后担任医院党委办副主任、支部书记,2007年被选调到丽水市残联任副理事长。他牵头创办的丽水市残联康复医院在浙江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中走在前列。2019年,他被评为“最美浙江人”“最美残疾人工作者”,2021年被国务院残工委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1988级的张开通,在校时任班团支部书记,学习成绩优秀,现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担任主治医师。他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久咳、久喘、久热、久泻及儿科疑难杂症,累计治愈10万余儿童。2017年被评为“江苏好人”,2018年获评“感动港城好医生”。
  1995级的许聿新,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每年综合测评总是班级第一。他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学,使得全班成绩有了明显提升。他历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标兵”,多次获得中残联、省残联奖学金。
  1999级的郑厚峰,医学博士,现为西湖大学独立实验室负责人。他俯下身子一丝不苟搞科研,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十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重点项目、浙江省重大社会公益计划项目和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等。
  1999年,《齐鲁晚报》曾报道过我校医学二系学生自强不息、勤奋好学的事迹,多名学生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学生”,如1991级的殷兆方、1994级的任乐、1997级的李先涛等。2000年,医学二系12名同学获山东省首届“自强杯”优秀残疾人大学生奖学金,其中李先涛、许聿新、吴良才、梅册芳获一等奖。
  医学二系的学生们克服种种困难,在学业上深造进取,勇攀高峰。1985级的席思川是本系第一个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到我退休,陆续有80名同学考取了研究生,学成后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成长为医疗科研骨干力量。
  我和医学二系的学生相处了18年,在这期间学到了不少东西,他们身残志坚、学习刻苦、奋发向上、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精神让我终身难忘。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