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22日
温情调解圆满解决工伤赔偿“拉锯战”
邹平市台子司法所以法理情相辅化解矛盾纠纷
文章字数:1,557
  见习记者赵慧静通讯员何锐
  在邹平,一场因工伤赔偿引发的纠纷,在台子司法所的调解下圆满解决。
  时间回到2024年7月8日那个闷热的凌晨,甲纸业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轰鸣,任建华像往常一样忙碌着。突然,一摞歪倒的纸壳重重砸在了他的右脚上。
  任建华赶紧将情况上报给工作领班张立峰。张立峰知晓后询问其伤情,当时任建华感觉没有明显皮外伤,疼痛也能忍受,便没有拨打120急救。
  但中午下班,任建华右脚的疼痛愈发明显,连站立都困难。妻子李秀兰至今记得丈夫那天的模样:“他瘸着腿进门,右脚肿得像发面馒头,嘴里还念叨着‘我得去医院看看,明天的班得找人替’”。想起丈夫当时的情况,李秀兰红了眼眶。
  任建华掏出手机给张立峰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后,便在妻子的陪伴下到医院就诊。诊断结果让他的心凉了半截——右腓骨远端骨折。
  为了节省医药费,任建华没有住院,选择在诊所输液、药物治疗,居家休养。两个多月,任建华陆续花了3000余元治疗费。眼看钱越花越多,自己也不能再继续工作,任建华便打电话给张立峰,想让公司报销医药费。
  没想到,张立峰表示自己已经离职,让他直接找公司负责人李强。于是,任建华找到李强,但李强以自己不了解情况为由,拒绝赔偿医药费。
  无奈之下,2024年10月10日,任建华向台子司法所提出调解申请。
  接到申请后,调解员张传军、牛红岩认真倾听任建华及其妻子讲述事情经过。经过商议分析,张传军、牛红岩决定在讲解法律、情理相辅的同时,采取“抓主要矛盾”和“背对背”相结合的调解方法。
  当天下午,张传军联系上李强。李强心存疑虑,表示从任建华受伤到现在,没人跟他提过此事,况且任建华和张立峰都已离职。
  张传军再次找到任建华核实情况,任建华表示当时同事张平在场,可以证明。于是,张传军又联系张平,证实了任建华受伤的事。
  掌握了关键证据后,张传军再次联系李强。这一次,他详细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把张平的证言拿给李强看,还给他讲解了工伤赔付的法律规定。
  李强听完后,却向张传军倒起了苦水:“自打我在台子镇开厂,连年亏损,一直也没挣到钱。而且你们不知道,底下的人有啥也不跟我说,还光想着从厂里捞好处,我现在都不想干了。”
  “我理解,咱们厂确实有困难,但是你看老任年纪大了,条件也不好,也确实是在厂子里受的伤,于情于理,咱也得照顾一下是不是?你看这样行不行,给他4500元,在医药费的基础上再加点养护费,他现在的腿还瘸着,也没办法出去干活。”张传军耐心做着工作。听完这一番话,李强的表情有些松动,但还是没有表态。
  此后几天,张传军和牛红岩从任建华的困难到厂子的未来发展,从法律规定到人情道义,对李强进行反复劝说,最终李强同意赔付。
  2024年10月15日,一场跨越隔阂的和解在台子司法所温情上演。因行动不便未能到场的任建华,委托妻子李秀兰作为全权代表,与甲纸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强进行调解。经过司法所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沟通协调,双方终于达成共识,握手言和,并当场签订调解协议。
  根据协议,甲纸业有限公司将4500元医药费打入任建华的工资卡,同时明确约定:自此之后,任建华身体若再出现任何状况,均与公司无关,他也不能再以任何理由向公司索要赔偿。
  两天后,张传军接到任建华的电话,“张主任,公司把钱打给我了,多亏了你们啊。”任建华的声音带着些许哽咽,“要不是你们忙前忙后,这钱我真不知道啥时候能拿到……”通话时长定格在6分38秒,其中饱含了一位老人朴素的感激之情。
  这场工伤赔偿纠纷的成功化解,是台子司法所“法理情融合”调解模式的生动实践。调解员们既当“和事佬”,又是“法律明白人”,他们不辞辛劳,在法律的框架内,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穿梭于双方当事人之间,既守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能照顾到企业的难处。
  当法理与情理同频共振,冰冷的条文便有了人性的温度。“法律是尺,但量人心得带着温度。”张传军说。
  (任建华、李强、李秀兰、张立峰、张平均为化名)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