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浚彤 报道)近日,记者从市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24年以来,市公用事业集团围绕市委“1+1188”发展格局,坚持“国企姓党·公用为民”,以“功能型+产业化”为战略定位,以服务城市发展为主业,不断强化经营管理,深挖市场潜力,推动企业降本增效。
抓党建促提升。持续深化“品质滨州·城市管家”党建品牌体系,打造“过程党建”智慧化管理平台。实施“5+2岗位”队伍历练,并初见成效,启动“公用青鸟计划”,用“好政策+好文化”引留人才。实施“未诉先办、接诉即办、办就办好”供热服务机制,投诉率同比降低10%。在全省首家推出动态巴士、宝宝巴士等定制公交服务。全年荣获国家、省、市各类奖项、成果共112项,以国企担当服务品质滨州建设。
抓质效重实干。积极推进中海油渤中19-6天然气代输和销售业务,代输海上天然气22803万立方米,销售海上天然气2528万立方米;稳步推进应急转贷业务,业务量累计完成905亿元;大力拓展大宗商品贸易业务,新增白糖、藜麦、丙烯、苯乙烯等四项贸易品类。资产总额82.48亿元,完成目标的121%;上缴税金5166万元,完成年度目标值的103.32%;商业类企业营业收入21.02亿元,同比增长21.64%;公益类企业营收5625万元,同比增长18.30%;招引内资6.05亿元,外资500万美元。
抓项目保民生。固定资产完成投资6.75亿元,各项民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完成春节亮化、中海片区景观亮化、植物雕塑花坛摆放等工作,美化城市环境;新建供热管线约18公里,改造老旧小区供热管网21个,新增供热能力210万平方米;完成垃圾填埋场西库区主体建设,新增库容约50万立方米;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建成投产,累计处置餐厨垃圾2560吨、渗滤液480吨;更新新能源公交车60辆,开通定制公交专线4条、助学线路37条。
抓创新求突破。滨州市政工程积极向材料供应延伸,新增混凝土、预制件等建材产值3100万元;四方联合供气完成545万立方米;推动公交场站TOD综合开发,车小镇项目主体完成,招商签约率60.2%;业务资质拓宽至48项,成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科技型企业各4家,厚植新质生产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