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30日
守护碧波安澜 静待海阔鱼跃
李诚
文章字数:1,140
  随着滨州市2025年度海洋伏季休渔启动活动在沾化区一级渔港举行,我市正式吹响伏季休渔管理工作的号角,滨州所有应休渔船将按照规定时间靠港休渔,切实做到“船进港、人上岸、网入库、港规范”。
  “伏季休渔”,丈量着从“向海夺食”到“与海共生”的文明刻度。休渔不是“一禁了之”的懒政,而是“放水养鱼”的远见。海洋不是取之不尽的“蓝色矿藏”,过度捕捞让渤海湾的鱼群“日渐消瘦”,渔网越织越密,渔获却越捕越小。伏季休渔的本质,是给捕捞按下“暂停键”,让鱼虾贝类在繁殖旺季得以休养生息。科学测算显示,严格执行休渔的区域,开渔后单船产量可提升30%以上,幼鱼比例下降50%。而滨州将养殖渔船同步纳入休渔管理,则体现出“全域休养”的治理智慧,能有效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监管漏洞。
  从“人海博弈”到“人海共生”,管理精度决定生态效度。今年休渔期间,我市渔业主管部门将以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宣传引导、政策措施、督导检查、执法处罚“六个到位”为标尺,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确保渔船应休尽休。同时,将持续开展好伏季休渔专项资源捕捞有关工作,严格落实渔获物定点上岸、渔船进出港报告、限额捕捞、生产船观察员等制度,推动形成渔民增收、渔区稳定、安全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些举措直击以往“偷捕游击战”的痛点,旨在用制度创新堵住灰色操作。而“渔获物定点上岸”“限额捕捞”等精细化管理手段,则是给渔业资源装上“流量阀”,既能保障渔民生计,又能防止“报复性捕捞”透支生态红利。
  休渔期,也是转型期,可以孕育海洋经济新机遇。渔港码头的暂时寂静,恰是海洋经济提质升级的“黄金窗口”。休渔期间,我市渔业主管部门将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突出“港规范、船整洁、人平安”要求,打造平安、绿色、文明智慧化渔港,同时将抓住“渔闲”时机开展安全培训、升级渔港设施,将休渔期转化为能力提升期。这种思路跳出了“就生态谈生态”的局限,把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拧成了一股绳——规范化的渔港能降低灾害风险,整洁的渔船能提升作业效率,平安的渔民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当“船进港、人上岸”转化为“人进修、港升级”,休渔就不再是简单等待,而是蓄力跃升的前奏。
  海上的规矩,终究是人与自然的契约。伏季休渔推行多年,个别“偷跑者”仍存侥幸心理。今年,滨州强化行刑衔接,公安、海警、海事联合亮剑,释放出“零容忍”信号。但最根本的治理密钥,在于让渔民从“被动遵守”转向“主动守护”。当渔民亲眼见到休渔后鱼群洄游的壮观场景,当生态效益真真切切转化为经济效益,守护海洋才会成为发自内心的选择。
  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但这座“山”的根基在海底。海洋生态保护不是发展的对立面,而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当现代治理的精密齿轮咬合生态规律的自然节拍,渤海湾的浪花里,终将翻涌出更丰沛的蓝色馈赠。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