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9日
利国乡建立完善“文化管家”服务模式
以社会化形式做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广大群众文化获得感
文章字数:897
  本报沾化讯(通讯员卢忠晶报道)近日,在沾化区利国乡南五社区,“文化管家”李冬梅带领社区群众一起练习八段锦。自担任社区文化管家以来,李冬梅定期组织开展书法、广场舞、全民阅读等各类文化活动,持续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我每天都会到社区里转转,与乡亲们聊聊家常,搜集他们的文化诉求,同时针对社区里老、中、青、幼等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文化服务清单,提供精准的文化服务,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李冬梅说。
  利国乡党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程志勇介绍,过去的文化下乡活动,每个村每年只能分配到一两场,热闹一两天就过了,而且演出队伍演完就走了,和村民缺少互动,文化活动看似送到了基层,却始终难以送到村民心坎上。
  公共文化发展不足,成为利国乡的一大短板。人才缺乏更是亟须解决的问题,虽然每个村都设有文化管理员,但大都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难以对百姓文化生活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利国乡以助力“文化健康名城”建设、打造文化社区为契机,结合本地需求,依托“利即办”为民服务品牌,建立完善“文化管家”服务模式。
  利国乡选聘年纪轻、学历高、有文艺专长、擅长文化服务的网格管家,组建“文化管家”服务团队,系统整合人才、阵地、活动等资源,将基层文化管理、活动策划等要素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以社会化形式做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实际工作中,就像架起了一座桥梁——政府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有要求,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有需求,“文化管家”在中间提供专业服务。
  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文化管家”能接收到不少村民提出的“点单式”心愿。在社区走访摸底时,“文化管家”吴树芳感受到了村民对健身运动的热情,于是就决定在社区里组织策划一场亲子运动会。通知一发出,社区群众纷纷踊跃报名。吴树芳笑着说:“被群众需要的感觉,真好!”
  利国乡“文化管家”工作的重点,是文化内容供给和加强队伍建设。文化管家们积极帮助社区挖掘基层乡土文化资源,组建基层文化队伍。
  “我们依托‘文化管家’团队,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文化因子渗入到乡村肌理,为‘文明沾化渤海名城’建设贡献力量,让走向共同富裕的村民生活更幸福。”利国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丁建表示。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