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4日
约40%的癌症可通过早期预防有效避免
我市举行肿瘤防治专场健康知识发布会,权威专家答疑解惑
文章字数:2,412

  本报讯(记者 葛肇敏 通讯员孟庆龙报道)当下,癌症是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据滨州市疾控中心最新肿瘤登记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恶性肿瘤发病顺位前5位,分别是肺癌、胃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恶性肿瘤发病整体上呈现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防控形势严峻。为倡导市民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日前,我市举行了以“科学防癌健康生活”为主题的“鲁医健康说”肿瘤防治专场健康知识发布会,邀请肿瘤防治方面的权威专家围绕癌症的预防、早期筛查和规范治疗进行答疑解惑。
  约40%的癌症可通过早期预防有效避免
  癌症虽然可怕,但国家癌症中心提出,癌症是一类可防可控的疾病。“约40%的癌症可通过控制癌症危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等得以避免,广大市民应做好癌症的三级预防。”滨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林韬说。
  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市民要牢记“四字诀”——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充足睡眠、定期体检,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另外,部分疫苗在预防某些特定类型肿瘤方面也有较好效果。比如,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感染,能降低患肝癌风险;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可预防宫颈癌。
  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广大市民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规律性体检,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目的,阻断疾病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对已发生癌症的患者,应进行规范化治疗,尽力提高生存率和肿瘤控制率,减少并发症,减轻由癌症引发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重点人群要重视消化道肿瘤筛查
  目前,我国消化道肿瘤发病率较高、有年轻化趋势,预防形势紧迫。因此,专家们也对各种消化道肿瘤的筛查人群范围进行了建议。
  滨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宝珍介绍,食管癌的建议筛查人群为:年龄45岁以上;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有食管癌家族史;具有热烫饮食、高盐饮食、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患有慢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等疾病;有食管的癌前病变诊疗史,比如之前做胃镜发现有不典型增生的情况。
  胃癌的建议筛查人群为:年龄40岁以上;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有胃癌家族史;长期高盐、腌制、熏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直肠癌的建议筛查人群为:40—74岁人群。特别是对于有结直肠癌或腺瘤家族史的,既往有结肠腺瘤的,长期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的,经常进食红肉、加工红肉并且肥胖缺乏运动的人群。
  “目前,我市正在开展40—74岁人群的结直肠癌FIT免费筛查,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加筛查,从中获益。”刘宝珍说。
  从五个方面及时获取癌症早期信号
  部分市民认为,癌症会传染,也具有遗传性。但这种认知是不准确的。滨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蒋雪超介绍,癌症本身并不会直接遗传,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并不一定就会得癌,但是得癌的风险确实比普通人群要高一些。癌症本身也不会直接传染,但有些导致癌症的微生物具有传染性,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对于市民来说,可以通过“块、痛、血、烧、减”五个字,了解癌症的早期信号——
  “块”,即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的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如颈部、乳房等出现可触及的肿块;或是皮肤上原有的痣,短期内出现颜色加深或变浅、快速增大、瘙痒、渗液、破溃等。
  “痛”,即长期持续加重的疼痛。如胸骨后灼烧感,咽东西不顺畅、疼痛,可能是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的表现。
  “血”,即咯血、痰中带血,可能是肺癌表现。尿血可能是膀胱癌、肾癌表现。不明原因的鼻出血,可能是鼻咽癌等。
  “烧”,即持续性低热。儿童要警惕血液系统肿瘤;成人要警惕肝癌、肾癌等肿瘤的可能。
  “减”,即短期内体重不明原因地减轻,并且呈进行性下降,要引起重视。
  如果出现上述现象中的任意一项症状,都应及时进行癌症的相关排除检查,消除健康隐患。
  规范化诊疗利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患者发现恶性肿瘤后,应如何进行规范化诊断和治疗?“从疾病规范治疗的角度,需要先通过相应的检查,明确患者的病变性质、疾病的分期、身体状况、基因状态等。综合以上情况制订适合患者的方案,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盲目治疗可能适得其反。”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郝延璋说。
  同时,并非做了手术,肿瘤就能根治。手术是多数实体瘤早期阶段的首选治疗手段。但放射治疗、化疗、微创介入等手段,同样可以治愈部分恶性肿瘤。还有部分肿瘤,需要通过手术、放化疗、化疗、靶向、免疫等多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达到根治。
  此外,晚期肿瘤不等于死亡。晚期肿瘤治疗的目标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的发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晚期肿瘤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可以明显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具有独特优势
  目前,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滨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孙佩佩介绍,可以运用中医、中药调理身体内部环境。
  “中医在预防肿瘤方面,将调动人体阳气功能作为预防且治疗肿瘤的根本。通过望、闻、问、切,以及运用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比如艾灸、针灸等,可以调理人体内部环境,做到有效预防肿瘤。”孙佩佩说。
  在日常生活方式上,市民要注重饮食管理。如,阳虚体质者可适当食用羊肉、桂圆等温性食物以温补肾阳,阴虚体质者可多吃百合、银耳等滋阴食物改善身体体质,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环境,可以有效降低肿瘤发病可能性。中医预防肿瘤还注重饮食禁忌,如湿热体质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甜食等助湿生热食物,以减少脾胃负担,防止内生痰湿、热毒等病理产物,降低肿瘤风险。
  此外,要注重情志管理。长期不良情绪如抑郁、焦虑等,可影响人体气机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增加肿瘤发病风险。可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舒缓情绪,保持心情舒畅,使气血调和,增强机体抵御病邪能力。另外,要注重运动养生,通过运动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