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滨州,这座在民营经济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城市,民营经济贡献了超六成的民间投资、超七成的GDP、超九成的企业数量以及近八成的税收。在滨州,民营经济已然成为最为活跃、增长势头最为强劲的经济形态,形成了“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态势。如今,全市上下坚定不移打好2025“三大战役”,深入实施“三大行动”,多措并举推动民营经济持续迈向新高度。
矩阵式服务,精准施策解企忧
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生力军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其高质量发展已从过去的可选项转变为当下的必选项。这一转型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动力。
为助力企业家实现梦想,优化企业服务生态,滨州将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作为引领发展的关键工作常抓不懈。从最初的探索前行到如今的稳步推进,从政府部门传统的被动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服务模式,滨州已构建起“市县协同、部门联动、一体推进”的高效工作格局,成功助力9000个企业家梦想落地成真。
在此过程中,政策落实是关键一环。滨州全力释放政策红利,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通过不断迭代升级“惠企通”平台,全面梳理归集外资、外经、外贸等各类惠企政策,并立足“小众化、定制化、精准化”定位,为企业开展“一企一策”政策宣贯。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政策解读1万余条,精准推送政策534万条次,帮助1.6万家企业及1.07万个项目主体成功获得奖补资金9.4亿元。
有了政策支持,要素保障也同步跟进。滨州强化资源配置,积极加强政银企合作,印发了聚力打赢“三大战役”、成就企业家梦想专项行动实施意见,深入实施金融方舟护航行动,先后举办了全市金融支持工业经济暨技术改造重点项目、政金企对接、滨企创世界等18场专题活动。在全省率先推行“标准地”出让改革,全力保障省市县重点项目新增用地指标;积极举办“千企万岗·就在滨州”等就业招聘活动,助力企业引进人才。今年以来,已为7家企业落实土地指标1417亩,为66家企业新增授信并发放贷款9.89亿元,助力18家企业招聘技能人才526人。这些扎实的举措,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要素支撑,让企业发展的根基更加稳固。
规范市场环境,公平要素供给
完善的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筑牢了基础,而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则是企业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
滨州积极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开展有违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的自查自纠工作。不断完善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暨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线索的反映投诉渠道,随时接受市场主体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违规设置的各类隐性门槛壁垒的反映举报,并及时进行协调处理与回应,认真做好有关线索的核实和处置工作。经过6年多的实践探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滨州落地生根,取得了显著成效,切实做到了“非禁即入”“单外无单”。
公平竞争是市场活力的源泉。为促进公平竞争,滨州召开了妨碍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措施专项清理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会议,深入开展妨碍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措施专项清理整治行动。认真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2024年以来出台的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文件进行严格抽查,截至目前已抽查相关文件800余件,对发现的2项问题已及时进行整改。
与此同时,审批机制优化也在同步推进。滨州深化“并联审批+容缺办理”审批服务改革,推行重点项目审批服务“123”工作机制,即建立1个市县联动机制、2个未开工项目和未开工工业项目帮办代办服务台账、梳理3个省市县三级审批清单。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