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平讯(通讯员李蓓蓓报道)近日,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副院长李振海教授带领团队再次来到邹平市明集镇,并带来一份“科技大礼”——明集镇返青期苗情分布图。这张分布图的背后,是卫星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深度应用,更是现代科技助力粮食单产提升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明集镇与山东科技大学深度合作,依托成方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和发展完善的农业基础,建立了邹平首家国家级智慧农业科技小院,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地面传感器网络等技术捕获农业实时信息,为全镇近300名种粮大户提供精准数据分析,帮助他们作出更明智的决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李振海介绍,卫星遥感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麦苗的长势,绿色越深代表长势越好、产量越高。通过这种技术,种植户可以精准地了解每个地块的麦苗生长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施肥、浇水等作业。“以前管理上千亩地,靠人工查看长势,费时费力还容易遗漏,现在有了卫星遥感技术,通过手机就能收到精准的农情提醒,种地变得轻松又高效。”明集镇种粮大户刘水波表示,过去人工巡田,他一天只能查看一小片田地,现在卫星遥感3天就能完成1500亩地的全面监测,通过遥感影像绘制的苗情分布图还实现了精准施治,施肥量每亩节省5公斤,灌溉用水节省50%。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不仅让春耕备耕更加科学高效,也为粮食单产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将根据李教授团队提供的苗情分布图,在小麦返青期、拔节期等关键阶段进行精准管护,促进粮食单产稳步提升。”明集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牛方鹏表示。据统计,明集镇粮食作物连续多年丰产丰收,亩均产量高出邹平市平均亩产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