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07日
“家门口的调解室”守护烟火里的安心
文章字数:2,121
  (上接第一版)
  同时,综治中心内部完善受理处置机制,按照调解优先原则,设立诉讼纠纷调解前置程序,实行“一窗受理”,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性质,除必须立案的诉讼纠纷外,各类民商事案件、交通事故案件、行政诉讼案件通过导诉引流、分流指派等方式进行诉前调解。截至目前,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共进驻调解组织249个、个人品牌调解室111个。
  惠民县魏集镇的冯某被微信好友周某借走3500元后拉黑。该案标的额虽小,但是同样不能轻视。调解员了解到双方当事人都在上海后,经过多轮电话及微信沟通,在“云端”逐项展示转账记录、身份核验截图,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周某将借款归还。
  这场“云端调解”的背后,是滨州“线上+线下”融合,实现数据赋能的成熟运作。近年来,滨州各级综治中心通过“山东解纷码”应用,全方位收集群众纠纷诉求,动态研判社会稳定风险隐患,数据赋能社会治理。
  3月初,无棣县棣丰街道馨安社区居民刘女士通过“山东解纷码”提交了餐馆欠薪线索,馨安社区综治工作站2小时内响应,指派调解员邵付民处理。邵付民以“阶梯式调解法”精准破题,5天内促成了双方和解。
  今年以来,滨州市立足矛盾分层化解、风险梯级防控,进一步延伸矛盾摸排调处的“神经末梢”,探索建立村(社区)综治工作站,形成“631”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即60%以上的一般矛盾风险化解在村(社区),30%的重大矛盾风险化解在乡镇(街道),10%的疑难复杂矛盾风险化解在县区,切实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系统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专业赋能增效,打造分层分类调解新标杆
  在博兴县庞家镇调解员老张看来,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一门技术活,得有专业精神。
  2025年春节前,52岁的王女士在丈夫的陪伴下举着工伤认定书来讨说法:她在车间摔成九级伤残,企业却以“超退休年龄”“没交社保”为由拒赔。
  老张没急着调解,而是带着夫妻俩找律师、查案例,把标准和依据整明白。7天后,双方坐下来,按照专业的法律意见和专业部门出具的鉴定书,开始心平气和地商议,最终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由企业向王女士一次性支付人民币10万元整,双方握手言和。很快,王女士的赔偿金赔付到位。
  专业塑造品牌。近年来,滨州各级综治中心均设立基层党组织,引领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施县乡专职人民调解员全覆盖工程、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行政复议员队伍建设改革工程,718名专职人民调解员、992名部门业务骨干纳入调解力量专家库。
  专业成就品牌。在沾化区利国乡,居民们遇到麻烦都爱找“利即调”调解室。去年夏天,王先生和妻弟因琐事闹翻,妻子夹在中间抹眼泪。调解员没讲大道理,而是打起“心理疏导+亲情牌”组合拳,让矛盾纠纷得以及时解决。
  滨州的调解品牌不止于此:无棣县“棣一时间”推行“早预防、热跟进、冷处理、暖回访”四步法;阳信县把金牌调解员照片挂上墙,打造“商兴春调解室”等10余个明星团队;博兴县交通事故调委会挂着满墙锦旗,退役军人徐楠楠2020年入职交调委以来,调解案件800余件,2023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夯实源头预防治理,推进矛盾排查化解全周期
  2025年3月,高新区小营街道综治中心接到居民张大姐的求助。其反映自结婚以来,丈夫高某多次因生活琐事实施家庭暴力,最近一次冲突后已向区民政局申请离婚,现处于离婚冷静期内。张大姐希望就财产分割问题进行协商,但更期待通过调解化解矛盾,维系婚姻关系。
  综治中心立即安排司法调解员、社区干部开展三次深度调解,司法所教会张大姐申请人身保护令,社区干部带男方看反家暴纪录片。男方签下《矫正承诺书》,保证从今往后好好对待妻子,有争议时互相商量,坚决不能动手。
  这种“早发现、早干预”机制,源自滨州注重“治已病”与“防未病”结合,实现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化解前、化解走在激化前的效果。
  排查基于职能部门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平台载体,以及群防群治力量收集的信息数据,做好社情、民情、警情、访情、法情、舆情“六情分析”,及时预测、预警、处置苗头性倾向性的不稳定因素。化解聚焦8类重点矛盾纠纷和16类重点行业领域,分类建立解纷机制,推动纠纷类型化、集约化解决。优化“诉调对接”机制,减少司法诉累,设立诉讼纠纷调解前置程序,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性质,除必须立案的诉讼纠纷外,各类民商事案件、交通事故案件、行政诉讼案件,通过导诉引流、分流指派等方式进行诉前调解。
  在无棣县佘家镇,调解员听说两村民因抽粪车闹翻,立即顺藤摸瓜,发现背后竟藏着1.4万元政府补贴纠纷,通过动员亲属劝说、组织双方“吐槽大会”,不仅化解了眼前矛盾,还避免了一场潜在诉讼。
  在阳信县信城街道某村,两户人家为一条路发生矛盾,15年间一直不睦。当地成立以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为主体的工作专班,联合律师、家族长辈多次上门,终于让两家人握手言和。
  走在今天的滨州,调解不再是冷冰冰的程序,而是带着温度的生活艺术。综治中心不再只是挂着牌子的办公楼,而是融入市井生活的“平安驿站”。2024年,全市累计化解矛盾纠纷8万余件。今年以来,全市综治中心共受理问题诉求1513件、矛盾纠纷8542件,按期办结率99.95%。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