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20日
黛溪街道建立完善“三所一庭、三职联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群众幸福指数
文章字数:1,254
  本报讯(记者袁猛通讯员刘靖宇孟祥源报道)近年来,邹平市黛溪街道积极探索“三所一庭、三职联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促进各类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依法化解、高效化解,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搭建“三所一庭”多元解纷平台
  黛溪街道位于邹平市老城区,常住人口14万余人,老旧小区较多,人口密集、商户集中、服务群体多、利益诉求多元,易发生物业纠纷、消费维权、邻里矛盾纠纷等各类基层社会治理问题。据了解,2024年,邹平市公安局黛溪派出所接处警9000余起,其中矛盾纠纷类警情占比达70%。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效率,黛溪街道创新搭建“三所一庭”调解平台,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法庭等多部门单位联动,形成综合调解网络。在调处纠纷的过程中,坚持第一时间发现处理、第一时间介入疏导、第一时间源头化解,避免矛盾纠纷激化和升级。“派出所在纠纷发生时迅速介入,防止矛盾升级;司法所提供专业法律指导,维护双方合法权益;律师事务所运用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双方提供法律咨询和矛盾纠纷化解服务。”邹平市公安局黛溪派出所指导员高法钊说。
  组建“三职联调”专业调解队伍
  在搭建“三所一庭”调解平台的基础上,黛溪街道建立完善“三职联调”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调解资源,组建专职、轮职、援职人民调解员队伍。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由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主任、调解文员以及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常驻调解中心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轮职人民调解员队伍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干部、“两委”干部、小区党组织书记等群体组成,实行轮流值班制;援职人民调解员队伍由律所、法庭、综治工作人员组成,接调解中心通知到场积极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通过具体案例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在调解中准确解读法律条款,确保调解方案符合法律规定,依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山东天健律师事务所郭鑫磊律师说。同时,调解过程中坚持以法理为基础,融入人情关怀,全面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统筹整合各方调解资源,通过人民调解员讲情、民警讲理、律师讲法、法官提前介入,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阶段。”邹平市司法局黛溪司法所所长王涛说。
  完善运行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黛溪街道“三所一庭”“三职联调”相互协同、优势互补,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为保证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持续、高效运行,黛溪街道制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制度和流程,采用“周调度、月考核、年终总评”的工作机制,实施调解数量积分制考核办法,依据案件移交数量与调解成功比率进行量化考核,不断提升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黛溪街道党工委书记段振强表示,将进一步推动“三所一庭、三职联调”工作机制完善和发展,通过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法庭等资源,联合法官、警官、律师三方群体,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