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荆常忠报道)城市供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近日,记者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城乡水务局专场获悉,近年来,市城乡水务局聚焦群众所盼所需,一手抓工程改造,一手抓机制建设,系统提升城市供水保障服务水平,着力构建“从水源头到水龙头”全链条高品质供水体系。
机制先行,构建闭环管理体系。建立“1+N”系统化制度框架,出台《滨州市城镇居民二次供水管理规定》,制定《二次供水设施技术导则》《设施改造移交管理办法》等多项实施细则,规范供水设施改造移交程序,构建起“设计审查-质量监督-验收移交-运维管理”全周期闭环管理工作机制,为推进居民小区供水设施改造移交,实现供水企业“直管到户”提供制度保障。
系统谋划,锻造品质供水链条。抓水源保障。积极推进现代化水库矩阵建设,构建“天空地水人”立体巡检模式,完善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大坝安全运行防护和水源地水质监测体系。抓水质提升。全市12家城市供水企业在强化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全部增加超滤膜或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出厂水有机污染物去除率提高15-20个百分点,实现了从“合格水”到“优质水”的转变。抓管网改造。会同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拉网式”排查,厘清各小区供水管网布局、二供设备运行情况,制定改造台账。2023年,在市本级、邹平市、博兴县率先启动试点工作,改造小区62个;2024年,改造小区190个,更新改造市政供水管网112.6公里,累计投资2.9亿元。通过工程建设,有效解决了因管网老化引起的水质、水压不稳定问题,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抓数字赋能。积极推进城乡供水监管平台建设,通过数字孪生管网GIS系统,快速定位漏损点,供水服务队伍及时修复,提高供水应急保障能力。企业直管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在“指尖”办理用水报装、报修、查询、投诉、缴费等各项业务,切实改善了用水体验。
下一步,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我市将全面启动城市供水水质提升三年行动。目前,市县两级均制订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分年度目标任务,到2027年,全市将完成1244个城市居民小区供水设施改造,更新改造市政供水管网383公里,实现供水公司直管到户,服务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