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全面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原创性贡献,蕴含着强大精神力量、博大文化情怀和鲜明实践品格。通过学习《纲要》,我们能够更加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具有突出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意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的文化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文化建设中一项极端重要的任务,就是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讲:“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意识形态这块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就会去占领。纵观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果放弃意识形态领导权,危害是极其巨大的,教训是极其惨痛的。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让思想舆论阵地牢牢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曾在一段时期对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和文化安全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和危害,妄图以非此即彼、割断历史的思维方式对待中国历史,甚至歪曲中国历史,以西方的模式、价值观和发展道路来衡量中国。另外,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更加隐蔽剧烈,严重侵蚀和威胁着我国的文化安全。我们要打赢意识形态领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加强互联网、新闻舆论、哲学社会科学等主阵地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是在回答和解决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思想引领力。近代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和解体,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生存危机,腐朽没落的清王朝风雨飘摇。当时的中国,无论藏书楼中有多少传世的经典著作,传统文化中有多少治国理政的智慧,都无法避免中华民族遭欺凌、受曲辱的残酷现实。从文化角度讲,单靠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已无法解决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所以,中国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主将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李大钊认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不应固守封建文化,也不应崇拜西方文化,而应当拥抱“新兴的无产阶级的文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实践,才深刻改变了中国,使中国从封闭落后走向繁荣富强。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思想文化交融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两者之所以能够结合,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契合性。
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悠久的唯物论、辩证法、无神论传统,有深厚的民本思想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以及追求大同社会的美好理想等。这些共同的思维特征,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它与马克思主义一样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者都善于用传统文化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如何使两者相结合呢?在新时代要坚持守正创新,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守正,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就是敢于善于在文化建设中提出新思路、表达新话语、形成新机制、推出新形式,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反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
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推动中华文明历经现代性淬炼、实现创新超越,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现代化是伴随现代文明发展起来的,是现代文明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现代文明又是现代化发展的产物。现代文明之所以能够产生和发展,就是由现代化引发和推动的。现代文明与现代化就是这样相互交织、融为一体,并且在互动中发展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念,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对于构建共同繁荣的现代化世界图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作者分别为: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科社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科社教研室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