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03日
“青春直播间” 激活乡村振兴“新流量”
文章字数:885

  本报讯(记者隆卫通讯员李鑫铭报道)“家人们看,我们的草莓都是蜜蜂授粉、物理防虫,摘下来就能直接吃。”近日,在邹平市一处生态草莓种植大棚里,两名返乡大学生主播举着自拍杆,穿梭在翠绿的田垄间,为网友们推介家乡的草莓。网络直播间里网友的热情提问和订单咨询,让草莓种植园负责人张鑫宇的脸上绽放出笑容。寒假期间,一场由共青团邹平市委牵头开展的青春助农行动为传统农业发展插上了数字化翅膀。
  返乡创业“乡村好青年”、邹平市翘楚生态农业种植农场负责人张鑫宇说:“我们草莓的品质高,并且培育投入力度大,但草莓销路打不开,宣传渠道有限,导致入园采摘客流量始终上不去。”共青团邹平市委在“乡村好青年遍访”行动中捕捉到了这一难点问题,通过线上线下发布“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供需信息进行广泛宣传,依托“青鸟计划”精准匹配到电子商务专业在校生大学生王增瑞和善于视频录制的刘夙烁,于寒假期间让他们走进乡村好青年产业项目翘楚生态农业种植农场,通过直播助农、短视频推广等方式,展示草莓园的种植环境、品质特点等,为家乡草莓打开一条新销路。
  “通过直播,我们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草莓园,还帮助农户直接对接服务消费者,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王增瑞表示,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为家乡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心里感到很自豪。
  “大学生们的直播和宣传效果非常好,线上账号活跃度增强,粉丝量和订单量也明显增长,很多线下顾客都是通过直播了解到我们的草莓园。”张鑫宇高兴地说。短短两周,“青春直播间”累计直播56小时,制作短视频20余条,带动线上粉丝增长310余人,引流线下顾客增长1倍,不仅成为有效的销售窗口,更成为连接城乡的信息纽带。
  汇聚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共青团邹平市委在大力实施“乡村好青年”项目中,逐渐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产业出题+组织接题+青年解题”的三位一体新模式。此次在草莓大棚里成功搭建“青春直播间”,实现了“青鸟”和“好青年”的双向奔赴,不仅打开了农产品的销路,更开辟了青年建功乡村振兴的新赛道。未来,共青团邹平市委将持续帮扶“乡村好青年”,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