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伟伟报道)近日,滨州市正式出台《首席数据官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首席数据官制度是响应数字强市建设的重要举措,首席数据官将成打通数据壁垒、激活数据价值的关键角色。
当前,数据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国家层面正在大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滨州出台《实施方案》,核心目的在于打造各行业数据保障专业化队伍,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化,为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注入动力。通过加快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让首席数据官为数字强市建设提供坚实制度支撑。
为确保制度落地见效,《实施方案》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在领导层面,设立由分管大数据工作的市领导担任的“市首席数据官”,强化数据工作的权威性与协调力,统筹全市数据资源管理和融合创新。在组织架构上,构建“市首席数据官 - 首席数据执行官-首席数据官-数据专员”四层体系,覆盖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企业,形成分工有序、协调有力的数字化发展新格局。配套机制方面,建立专题会议制度、培训提升机制、综合评价体系等,探索“首席数据官制度 + 数据管理(保障)科”模式,提升数据资源统筹治理能力。同时,突出场景化应用,聚焦“数据要素×”典型场景,围绕行业业务需求打造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数据创新应用场景和特色数据产品。
据滨州市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皮永峰介绍,《实施方案》的出台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一是严格贯彻国家和省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部署;二是着力破解“条块分割、共享不畅”等数据管理难题;三是通过制度创新释放数据价值,赋能高质量发展。这是滨州市数字化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
《实施方案》明确各首席数据官需遵循“1+5+7”职责体系,以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绕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价值化等5个方面推进7项工作任务,包括落实数字化建设决策部署、统筹数字基础设施布局、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与开发利用等。其制度设计有四大创新点:构建“1+3+N”组织体系,“1”为市首席数据官,“3”涵盖政府、企业、社会团体,“N”是各行业数据专员队伍;首创“双长制”管理模式,市领导任首席数据官抓统筹,大数据局主要负责同志任首席数据执行官抓执行,形成决策 -执行闭环;突出场景化应用,计划在智慧农业、海洋经济等领域培育示范案例;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对贡献突出者给予政策支持,营造“用数据说话、靠数据决策”的氛围。
为保障制度落地,滨州市将采取“三步走”策略,今年下半年完成全市首席数据官队伍组建,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每年组织业务培训,搭建经验交流平台;建立综合评价机制,每年选树优秀个人和案例,实行动态调整。
当前,滨州市正以《实施方案》出台为契机,全面加强首席数据官队伍建设,强化数据意识与专业能力,促进部门协作,推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民生改善实现新跨越,为数字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