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23日
竞逐“天空之城” 聚力汇智赋能
——滨州市政协重点专题协商“助燃”低空经济发展
文章字数:1,976
  本报通讯员李宁孙洪刚孙丽娜
  无人机在滨州上空划出优美弧线,低空智能感知警务政务一体化平台数据如心脏般跃动,不仅勾勒出城市智慧管理的轮廓,更映照着滨州市政协为“向天空要发展”倾注智慧与力量的坚实足迹。
  未来已来!面对低空经济这片蕴藏万亿级市场潜力的新蓝海,滨州市政协将“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集聚区”列为2025年重点协商议题。一场覆盖“产学研用”全链条的深度履职实践,正为滨州抢占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能。
  抢风口·奋楫布局新赛道
  6月19日,滨州市政协专题协商会现场气氛热烈。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与职能部门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围绕产业发展、如何向天空要效益展开深入讨论,齐心协力为滨州低空经济蓄势腾飞注入强劲“助燃剂”。
  发展低空经济,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把握时代机遇的关键举措。当头顶上的蓝天与脚下的土地一样,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政策端、产业端加速共振,滨州市委、市政府统筹布局低空经济,提出“打造环渤海低空经济聚集区”目标。滨州市政协闻令而动,年初即将“低空经济”锁定为重点专题协商议题。
  “这是一场聚焦低空经济的政协实践,要凝聚起全社会围绕低空经济发展‘一起想、一起干’的共识力量。”调研伊始,市政协主席范连生就提出明确要求。调研组深刻认识到,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物流、应急、农业、文旅等多领域,不仅能重塑交通格局、提升治理效能,更能带动通用航空制造、飞行服务、数据应用等全链条发展,是滨州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机遇。
  培根基·厚植沃土硬支撑
  “发展低空经济,我们滨州有底气!”市政协副主席万永格在专题协商会上的发言掷地有声。这份底气,源于滨州独特竞争优势以及政协精准履职激活的多维动能。
  作为环渤海重要节点城市,滨州全年无飞行禁区,年飞行日超330天,拥有全省首个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全省首个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全省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管理中心,区位空域优势明显;市政协积极搭建“人才鹊桥”,推动山东航空学院与32家低空产业企业深度合作,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提供硬核支撑;高新区无人机产业园、大高航空高新产业园、经开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协同发展的背后,是政协委员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的身影;产业制造底蕴深厚,拥有67项全球、全国冠军产品,DA40飞机生产线启用,新能源飞机研发试飞总装基地加快建设,已形成覆盖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人才培训、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尤其在航空零部件、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筑牢了产业腾飞的实体根基。
  汇众智·不遗余力建真言
  滨州在低空经济领域创下的众多“首个”,激发了协商人员对蓝天的热切畅想。政协委员精准把脉,直指发展瓶颈:“虽然在叠加机遇、空域资源、园区载体、科教平台、服务保障等方面优势明显,但也面临部门协同能力偏低、产业集聚效应偏弱、基础设施建设偏散、市场需求培育偏缓等挑战。”
  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市委会副主委李江涛呼吁,尽快制定《滨州市低空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大力拓展“低空+城市治理”“低空+文旅观光”“低空+物流运输”等场景应用,优先采购本地服务,提升企业竞争力。市政协常委、民建市委会秘书长王娜提出发展低空经济“安全护航”的建议。市政协委员周国辉则建议,强化政策激励,设置产业补贴,加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三链融合”,激发产业集聚效应。针对民生应用,有政协委员提出,设立无人机运输专线,解决偏远村落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难题。
  委员们的真知灼见,紧密结合滨州实际,既有前瞻视野,又有实操路径,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高质量参考。
  聚合力·奋翼凌云向蓝天6月20日,一场生命竞速在滨州上空展开:伴随着阵阵螺旋桨的呼啸声,一架医疗救援直升机从滨州市人民医院西院区急救停机坪起飞,将一位不幸遭遇车祸的危重患者紧急转往济南。同一天,滨州市低空经济产教联合体成立。两个不同场景,共同诠释了低空经济的价值与意义。
  在滨州市政协的持续推动下,创新“乘数效应”在这座城市弥漫开来,跨部门、跨领域协同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机制正在深化完善。低空智能感知警务政务一体化平台经验有望向更多领域拓展,城市治理的“天空之眼”将更加智慧明亮。
  目标导向,笃行不怠。滨州市加速布局建设“天空之城”,成立低空经济产业链专班、低空经济研究院,一体推进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市政协专题协商会释放的强烈信号与形成的共识,更是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一批围绕无人机研发制造、低空飞行服务、数据平台运营、场景应用落地的重点项目正在加速洽谈和布局,三大产业园区的磁吸效应日益凸显。
  “抬头仰望,一个与地面平行、互动的低空世界正在加速建设。”滨州市政协秘书长李荣舜表示,“这场聚焦低空经济的创新发展征程,有政协全程助推,‘环渤海低空经济聚集区’的蓝图,因政协的务实推进而愈发清晰、可期。当科技遇见民生,创新融入生活,就是高质量发展最美的样子。”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