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8日
滨州加强汛期农业生产风险隐患排查
创新“农险承保机构+防灾减灾中心”模式,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由“灾后赔付”向“灾前预防”转变
文章字数:1,279





  本报讯(记者张子强贾洪涛刘静报道)随着汛期的即将到来,农业生产领域面临着雨季洪涝灾害的危险。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创新“农险承保机构+防灾减灾中心”模式,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由“灾后被动理赔”向“灾前主动防灾减灾”转变,最大程度上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参保农户的切身利益。
  近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滨州市分公司等各承保单位,全面开展汛期农业生产风险隐患排查行动。工作人员严格检查灌溉渠道、水闸、泵站等农田水利设施是否运行正常,有无损坏、漏水、堵塞、淤积等情况;农田周边的堤坝、护坡等防护设施是否牢固,有无坍塌、滑坡等风险,确保暴雨等强降水天气下,农田积水能够及时排出,避免对农作物根系造成浸泡伤害。
  在沾化区富源街道张王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滨州市分公司组织工作人员,对荣乌高速涵洞至潮河段的排水沟渠开展专项清理行动,通过高效疏通沟渠,该区域近万亩玉米种植区洪涝灾害风险大幅降低,进一步织密织牢汛期农业生产坚实“防护网”。
  该公司农险部经理张成华告诉记者,他们积极开展汛期风险隐患排查,免费为参保农户提供沟渠清理等各项服务,同时针对全市7个县市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区域,重点检查农田排水系统,组织施工机械对沟渠内淤积的杂草、泥沙进行全面清理,确保汛期强降雨天气下积水能够得到快速排出,消除农业生产风险隐患。该公司以早预警、早干预、早赔付为工作核心,不断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持续加大防灾减灾资金、技术投入力度,为农业生产构筑坚实的安全屏障。
  与此同时,安华农业保险、人寿财险、太平洋保险、中华联合财险等承保公司分别组织工作人员,到滨城区、邹平市、博兴县开展汛期农业生产隐患排查工作,针对河道、沟渠不够通畅的片区,积极调配挖掘机加固堤坝、修缮护坡、疏通桥洞,全方位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有序。
  太平洋财产保险邹平支公司经理刘重光介绍,该公司依托防灾减灾中心,在汛期来临之前开展低洼区域渠道清淤工程,共计清淤3千米以上,大幅降低洪涝风险,全面保障粮食安全。
  为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农业防灾减灾领域的作用,构建高效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近年来,我市聚焦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整合保险资源,提升防灾减灾技术水平,积极探索“农险承保机构+防灾减灾中心”模式,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由“灾后被动理赔”向“灾前主动防灾减灾”转变,全面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三农”领域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
  “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重点由‘灾后赔付’向‘灾前预防’转变,是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和各承保单位共同探索的促进农业政策性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模式。‘灾后赔付’仅仅是减少老百姓的损失,而‘灾前预防’不仅能够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群众收入,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保险赔付。”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陈汝敏表示,目前,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各承保单位依托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成立一批农业保险减灾防灾中心,并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技术措施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取得良好效果,为持续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