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伟通讯员牛伟志报道)7月10日—13日,山东省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评价(山东省林地碳计量模型研建)项目推进会暨野外调查技术现场培训会在惠民县国有沙窝林场举办。
据介绍,今年全省碳汇调查主要以刺槐、白蜡两种乔木树种为主,范围覆盖全省,野外调查时间集中在生物量最大的6月底到9月初。本次调查聚焦全省林地碳计量模型研建,是精准摸清我省森林“碳家底”、科学评估森林固碳增汇潜力、服务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工作。
会议采取“理论+实践”“室内+室外”的形式举行。会议强调,碳汇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林业工作,野外调查是林地碳计量模型研建项目的基础。要成立专职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要严格技术规范,结合任务分工,细化技术方案,加强人员培训,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开展外业调查工作;要明确时间进度,压茬推进工作,确保项目进度;要坚持一盘棋思想,积极协调沟通,增强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抓好工作落实;要强化保障,守牢安全底线,全面梳理各类安全隐患,做好防范和应急预案。
近年来,我市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国有沙窝林场作为我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林业科研基地,拥有良好的森林资源,为开展碳汇监测与模型验证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场所。此次能够将全省碳汇监测评价项目启动和关键技术培训的现场设在滨州,是对我市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认可和信任。下一步,我市将全力支持配合项目团队在滨州的各项工作,为推动全省林业碳汇监测调查工作贡献滨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