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5日
公益托管多元服务“点亮”学生暑假生活
黛溪街道联合多单位搭建公益托管暖心平台,解决暑期孩子看护难题
文章字数:1,250
  本报邹平讯(通讯员邱宁 报道)连日来,在邹平市黛溪街道的各个社区里,一场场充满温度的公益托管行动悄然有序展开,从东城社区的朗朗书声到永安社区的创意拼搭,从黛中社区的安全教育到东明社区的律动课堂,该街道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每一堂课程都承载着街道对少年儿童的悉心呵护。
  “看,这是我用乐高搭的机器人,它有会转动的手臂呢。”在永安社区“永伴小安”暑期公益托管班里,三年级学生王梓涵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向小伙伴们展示。虽说是今年新开办的托管班,永安社区依然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类精彩课程。与乐高课堂的热闹不同,隔壁的沙盘心理咨询室里显得格外安静。“老师,我把小船放在沙滩上,想让它休息一下。”五年级学生陈诺轻声说。暑期托管期间,该社区安排了“沙盘式”心理咨询服务,针对亲子矛盾、学业压力等问题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不少家长反馈说,孩子变得更愿意沟通了,回家会主动分享托管班里的趣事。
  “大家跟着我做,双手交叠按胸口,每分钟要按100次到120次哦!”在黛中社区“黛鼠陪伴”托管班里,9958救援队的队员带领孩子们练习心肺复苏应急救援技术。作为该社区的品牌项目,“黛鼠陪伴”托管班延续了往年的“安全主题”,除了防溺水演练,今年还新增了交通安全情景剧、居家防火实验等安全教育课程。“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向前行”,在情景剧表演中,孩子们分角色扮演交警、行人、汽车驾驶员,声情并茂讲述“遵规出行”的重要意义;灭火器使用教学时,志愿者点燃模拟火源,让孩子们练习实操灭火;在防拐骗演练中,通过模拟“陌生人给糖”“冒充家长接人”等场景,提升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东城社区“木兰学堂”的经典诵读课上,《论语》选段的朗读声此起彼伏,“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志愿者通过播放动画短片讲解古文含义,还让孩子们分组编排情景剧,把“孝亲敬长”理念融入表演之中。“合唱队要准备汇报演出啦!”音乐老师拿着歌谱说。除了文化课程的学习,“木兰学堂”还组建了童声合唱团,从发声练习到声部配合,孩子们在歌声中感受艺术魅力。而在东明社区的托管教室里,“健康快乐动起来”的律动音乐仿佛瞬间激活了孩子们全身的运动细胞,大家跟着老师做拉伸动作。“游戏律动课太好玩了!”一年级学生刘悦说,“老师将跳绳、折返跑等体能训练融入‘老鹰捉小鸡’‘障碍接力’等游戏中,让我们在追逐嬉笑中增强了体质。”
  从晨光熹微到夕阳西下,黛溪街道的公益托管班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温暖的故事。这背后,是该街道始终把“为民服务”记在心头、落在实处的担当。据了解,暑期来临前,各社区通过深入走访调研,精准捕捉到双职工家庭“孩子暑假看护难”的现实问题,迅速联动学校、社会组织,搭建公益托管暖心平台。截至目前,黛溪街道各社区累计招募4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和20多位专业教师,通过公益托管形式,服务少年儿童共计120余人。“在社区托管班里,孩子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结交了很多新朋友。公益托管,就像夏日里的清风吹散了我们的‘看护焦虑’,让孩子们的假期过得充实又安心。”该街道一位家长高兴地说。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