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滨州市印发《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7个方面提出了22条具体举措,全面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既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当前,受各种因素叠加影响,保障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紧迫性愈发凸显。此次公布的《若干措施》旨在通过多措并举的组合拳进一步优化就业服务,搭建就业平台,全力稳住滨州就业“基本盘”,为民生与发展夯实根基。
就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政策的“硬支持”,也需要服务的“软环境”。《若干措施》部署了22条举措,为的就是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促进就业提质扩容、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帮扶其他重点群体就业、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工作保障……一系列稳就业促就业的硬招实招,既聚焦就业领域堵点难点,又谋长远发展之策,为就业市场注入稳定预期,必将激活就业“一池春水”。
扩展增量、提高质量,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中之重。从现实来看,如何破解“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成为拓宽“就业之路”的关键一环。《若干措施》在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方面提出了具体“路线图”。无论是以产业扩容驱动就业,还是精准扶持民营经济稳岗扩岗,或是开展创业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兜底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等举措和办法,以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为着力点,以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力促人岗相适、用人所长、人尽其才。譬如,针对大学生创业团队免费提供创业场地。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分别面向个人和小微企业落实最高30万元和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譬如,面向农民工群体,实施农民工市民化行动,落实省外务工交通补助和一次性交通补助等政策。再譬如,面向退役军人和妇女群体,通过政校企合作促进退役军人创业,实施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可以预见,随着这些暖心举措落实落细,必将推动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就业环境更加平等,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容提质”的良性循环。
就业稳则人心安,人心安则社会稳。近年来,我市就业局势始终保持稳定,在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释放创业带动就业效能等方面持续发力。面向未来,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落实好《若干措施》,不断加强部门协作和政策协同,抓紧抓实稳就业各项措施,增添底气、保持定力,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以高质量充分就业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